其次便是山越、南蠻的入侵,在唐軍保持強大軍力前,山越人、南蠻人從不敢輕舉妄動,但自從守軍銳減后,山越人、南蠻人不時下山掠奪財物和人口,令交州百姓苦不堪言。
再其次就是海盜侵襲,來自蘇門答臘和天竺海盜不時殺進交州沿海,奸淫燒殺,無惡不作。
好在李鄴成為監國后,待中原局勢稍緩,他便派大將張伯儀出任交州都督,并增兵兩千,效果立桿見影,張伯儀主動率軍打擊山越南蠻,殺敵數千人,救回了被掠走的數千人口。
張伯儀又在紅河入海口附近設下埋伏,待數百海盜殺進河口,一千唐軍切斷了海盜的退路,將數百海盜斬盡殺絕。
海盜再也不敢深入腹地,只能在沿海騷擾。
當杜環帶著三千軍隊再次到來,張伯儀便意識到,大唐徹底反擊的時機到來了。
主帥房內,作為天子的欽差大臣,杜環在給眾將講解天子的意圖。
“天子和朝廷的戰略意圖都很明確,第一要保護交州戰略之地,平息匪患;第二是拿下占城國,并以占城國為根基,經略真臘的良田,朝廷要糧食。”
張伯儀沉吟片刻問道:“請問杜使君,有水軍支援嗎?”
杜環點點頭,“大唐水軍三百艘戰船很快就會支援!”
張伯儀大喜,有水軍就好辦了,盤踞在占城的那幫海盜一定要一網打盡。
張伯儀隨即安排本地官員陪同杜環查看交州的情況。
本地官員叫做楊生智,祖父開元年間來交州出任一任小官,生了五個兒子,每個兒子又分布生好幾個孫子,短短三代,就成了交州的大家族。
楊生智目前出任交州都督府戶曹參軍事,對交州的民生情況非常熟悉。
杜環騎馬在田埂間緩緩而行,這里是交趾縣南面的水田,也是交州最大的水田地帶,綠油油的水田一眼望不見邊,楊生智指著水田笑道:“交趾縣周圍的水田有六千多頃,城東、城西和城南三片,比較均衡,我們實行輪耕制,耕一年、休兩年,每年只耕種兩千多頃。”
“一年耕種三季?”
楊生智點點頭,“一年三熟,一畝地能產一千五百斤稻米。”
“這樣產量很大啊!兩千頃良田一年有兩百多萬石了。”
杜環驚嘆一聲道:“交州有多少人口?”
“交州十五六萬漢人,三萬戶人家,大部分都以種田為生。”
“這樣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年有一百多石糧食,糧食非常充裕啊!”
楊生智苦笑起來,“杜使君說得是最好的年景,如果沒有南蠻人和海盜騷擾,大家一起努力,能產很多糧食,但問題是海盜和南蠻一來,百姓都跑光了,他們就搶糧食、搶耕牛、燒房子,一年能種一季就不錯了,這么多年來,糧食只能勉強夠糊口。”
“以后不要擔心這個問題了,這次會把海盜斬盡殺絕,還會把視漢人為敵的南蠻人和山越人也一樣殺絕,這是天子的旨意,不會給南蠻人和山越人寬恕的機會,寄希望于他們變得和善是不可能的,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楊生智點點頭,“這才是務實的做法,這些南蠻人不懂得什么叫仁義,只懂欺軟怕硬,你強大的時候他們不敢來惹你,你稍微弱了,他們立刻拎著刀來了,他們殺了多少漢人,糟蹋了多少女人,我們都恨之入骨,只有把他們斬盡殺絕才能替死去的同胞報仇!”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