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差不多了,李鄴便帶著兩個妻子告辭,獨孤太微含淚和父母依依惜別,淚眼婆娑上車返回大明宮。
回到御書房,李鄴命人將右相韋見素找來,不多時,韋見素匆匆趕來。
“參見陛下!”
李鄴微微笑道:“上午獨孤國丈給朕提了兩個建議,韋相國給朕參考一下!”
李鄴便把獨孤明的兩條建議說了一遍,韋見素沉思片刻笑問道:“陛下的意見呢?”
“第一條朕覺得比較中肯,第二條值得商榷。”
韋見素欠身道:“獨孤國丈的第一條說出了微臣的心聲,各縣的豪門大戶是大唐的基石,嚴令他們遵守法紀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讓內衛沖進他們家里,把他們毀掉。
陛下,任何改革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平衡各方的利益,要一步一步來,絕不能用暴風驟雨的方式,那樣只會產生破壞,奴隸都是他們花錢合法買的,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微臣認為陛下與其打擊豪門大戶,還不如嚴厲打擊奴隸買賣,把所有的奴隸販子都絞死,首先杜絕奴隸買賣,然后再解決奴隸存量問題。”
“解決奴隸存量有辦法嗎?”李鄴問道。
韋見素點點頭,“可以征奴隸稅,比如官府確定某個大戶有五十個奴隸,這個大戶每年征五十貫錢奴隸使用稅,他自然就不會再使用奴隸,得不償失,這樣就溫和得多,避免內衛抄家,搞得家破人亡。”
李鄴已經冷靜下來了,點點頭,“相國說得對,暴力抄家并非明智之舉,征奴隸使用稅是個好辦法。”
“另外地方吏治改革,微臣也贊同獨孤明的想法,殺一儆百是個好辦法,利用唐朝旬刊廣為宣傳,先在各地進行考試,我們可以務實一點,只要來參加考試,我們就錄取,然后正式成為朝廷典吏,分配到其他縣城,不來考試者一律革職,我們直接派新的典吏去,這個時候,誰敢鬧事內衛就可以出手了,這樣就可以把內衛的暴力降到最低,要給大家一個機會。”
韋見素的苦口婆心勸說讓李鄴深為觸動,這就是名相,天子有錯誤思路時,相國不要硬頂,等天下冷靜下來再迂回勸說,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李鄴這時也真的意識到了,擴招內衛,分成一千五百個組,確實是個很危險的想法,必然會讓大量地方大戶家破人亡,摧毀自己的執政基礎。
李鄴點點頭,“朕就采用相國的建議,先進行文吏考試,不!先宣傳,讓大家知道要考什么,然后進行能力考試,朕不會考什么四書五經,朕要考怎么收稅,怎么清查人口,怎么維護治安,怎么辦學等等,要務實,和他們平時所做的結合起來,用具體案子考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陛下睿智!”韋見素也由衷高興,天子終于被自己勸過來了。
“那獨孤國丈的第二個思路呢?關于道一級的設立。”
韋見素想了想道:“陛下,這是一個大問題,目前各道有三權,監察權、轉運權和刑律巡審權,如果再給吏權、財權和行政權,微臣認為會把州衙架空,甚至會把朝廷架空,微臣建議維持現狀,把吏一級的管理權交給州衙。”
李鄴其實也不贊成給道一級擴權,道相當于后世的省,但畢竟后世有十幾億人口,唐朝才幾千萬人口,又設州縣,又設省,又設官,又設吏,官僚機構實在太龐大了。
他甚至在考慮把道這一級廢除,關鍵是交通要跟上,朝廷管轄各州就容易多了,道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且韋見素也說得對,一旦道擴權,比如會架空州一級,還會架空朝廷,這對實行中央集權不利。
所以獨孤明建議的這一條,他不打算采納。
李鄴便道:“宣傳和吏員考試之事就煩請韋相國主持政事堂來安排,還有奴隸稅也要盡快推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