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高山之城商彌,原本以為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近三千吐蕃軍又撤退了。
副將荔非雷著實不解,對席萬里道:“吐蕃費心費力奪取朅師國,在這里經營了好幾年,居然就這樣放棄跑掉了,這未免太兒戲了吧!”
席萬里沉思片刻道:“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吐蕃想在大勃律和我們決戰。”
荔非雷一驚,“將軍的意思是說,大勃律的軍隊會有不少?”
席萬里點點頭,“應該不少,加上朅師國的軍隊就可以和我們抗衡了,所以朅師國的駐軍才會撤退,一旦我們被擊敗,朅師國一樣能重新奪回來,對吐蕃來說暫時放棄也無所謂。”
荔非雷想了想又道:“那朅師國的國王怎么辦?”
“暫時廢除,也不用殺他,再殺他沒有意義,留一千軍隊守朅師國,輜重也留下,我們大軍輕裝前行,繼續向西!”
朅師國的國王是兄弟四人中的老四,三個兄長不是被吐蕃殺了,就是被唐軍殺了,國王得知唐軍占領了朅師國,嚇得半死,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不料這次唐軍不殺他了,只是暫時讓他閑居,等唐軍擊敗吐蕃,再重新讓他當國王。
這讓國王感動不已,他們哪里是親唐親吐蕃,都是沒有辦法,誰獲勝就只能依附誰。
唐軍留了一千士兵駐守朅師國,兩萬頭駱駝也留下,隨即帶著二十天的干糧向大勃律殺去。
前往大勃律,要沿著婆娑水河谷石壁上的商道一路西行,到婆娑水和信度河交界處,這里就是小勃律了,不過他們不去小勃律,也不了峽谷。
盡管兩側都是茫茫的雪山,而他們在河谷內而行,海拔并不高,也就兩千米左右。
軍隊繼續沿著信度河而行,信度河就是今天的印度河,巴基斯坦的母親河,發源于青藏高原西部,它的上游我們叫獅泉河,目前唐軍走的就是獅泉河。
大勃律就在今天的班公湖附近,作為小國,大勃律實際上已經被滅亡了,但它的國民還在,零零星星分布在遼闊的高原上。
大勃律王城一帶海拔較低,土地肥沃,能種小麥,當年被李鄴一把火燒成了白地,但很快,大勃律的百姓又回來了,這塊占地數千頃的肥沃土地他們舍不得。
大勃律安寧了整整七年,五年前,一萬吐蕃軍再度占領了大勃律,他們修建了一座城池,又占據了七成的肥沃土地,開始在這里經營。
去年,吐蕃開始西擴了,占領了朅師國,利用宗教和佛教圣地烏仗那搞好了關系,又派人聯系拔汗那。
他們沒有驚動唐朝,以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占領吐火羅,但他們忽略了商人,商人把他們的意圖告訴了唐軍,戰爭終于來臨。
遠處數十里外是一座極為雄偉的大山,夕陽照著大山上,金光閃閃,格外壯觀,大山下就是大勃律的核心地區了。
席萬里默默望著金山,他雄心萬丈,今天他要在金山下矗立自己的豐碑。
當年他的父親,安西名將席元慶在遠征小勃律,翻越雪山時被凍傷,傷了肺脈,從此就和一個廢人差不多了,最后郁郁而終。
今天他要完成父親的遺志,徹底毀滅吐蕃西擴的夢想。
這時,荔非雷帶著一名斥候奔來道:“啟稟將軍,斥候發現敵情!”
“講!”
斥候上前行禮行禮,“我們發現前方三十里外的樹林內有異常,周圍有敵軍巡哨,無法靠近,我們初步判斷有埋伏!”
席萬里點點頭,“繼續去探!”
斥候走了,荔非雷笑道:“敵軍必然是沖擊我們隊伍最薄弱的中間部分,不如將計就計!”
席萬里微微一笑,“英雄所見略同,我們想到一起去了!”
吐蕃軍的主帥正是老將馬重英,也就是達扎路恭,之前他就是吐蕃西部經略元帥,因為吐蕃國力無法支持兩線作戰,最后不得不砍掉西部戰略。
雖然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但吐蕃國力并沒有起來,反而日漸衰落,這一方面和吐蕃在南詔的失利有關,同時也因為唐朝切斷和吐蕃的一切貿易,對吐蕃影響巨大。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吐蕃內耗。
迫于困境,吐蕃朝廷急于打破唐軍的封鎖,便將目光投向了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