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天放晴,這漿經太陽一曬,干了后就變成了紙。
看到這一切,不由得讓巫宇暗自感慨了起來“果然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在無意中發現的。”
對于造紙,巫宇早就想制造出來了。
可他雖然知道紙是用樹木、麻、竹子這些有著纖維的材料制造出來的,但他確實并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式。
這下,通過這個石灰坑偶然形成的紙,對于造紙,他開始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還是那句話,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知道這個石灰對造紙是如此用法,原料需要浸泡出漿,需要攤平,需要干燥,他就能夠經過反復試驗,將這個紙造出來。
想到如此,巫宇對著蔡排長又表揚了幾句,并告訴他這個東西其實叫“紙”。
蔡排長這家伙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許是他最先發現的這個東西吧,對這叫做“紙”的東西,竟然還十分上心,眼巴巴的看著巫宇,說道“巫,這叫著,叫著紙的東西,能夠跟鐵一樣,造得出來嗎”
巫宇聽聞,微微怔了下,看了他一眼,想到了那個發明造紙術的偉大科學巨人就姓蔡時,不覺暗自嘀咕了起來“難道這一切,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就見到他答道“這個紙當然可以造得出來。并且這個紙的用途,還不是只用來擦屁股那么簡單,用途多著呢。”
“啊。”蔡排長驚訝了一聲,問道“巫,這紙,還能有什么用途呢”
巫宇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答道“這紙既然可以用來擦你的屁股,當然也可以用來擦你的嘴了。”
蔡排長聽了,撓了撓頭,想了想,還覺得是這么回事呢,要是吃東西的時候,滿嘴的油,用這紙擦拭的話,還真可以的。
他竟然還真的從口袋里拿出了他還留在著的紙,試了下,看得巫宇也是相當無語。
蔡排長卻是“嘿嘿”笑了起來,道“巫,那這個紙,要如何才能造得出來呢”
巫宇盯著他,心道“既然如此巧合,那就將這個紙的發明,冠名到你頭上吧。”
于是,他便將他所能夠想到的,能夠制造出紙的方法,憑著他的理解,分步驟說給了蔡排長聽,并對他直接安排起工作來。
蔡排長聽后,問了許多個問題之后,才明白巫宇所說的造紙步驟。
按巫宇的想法,這個造紙,至少應該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將原材料置于石灰水里浸泡,使纖維充分吸水。這一步,就不是原來那種自然浸泡了,而是將這些原材料綜合在一起搗碎浸泡。
他將這一步叫做“斬料浸泡”。
第二步,為了能讓這些碎料爛得更加充分,他想到了用大鐵鍋把這些碎料煮爛,加速纖維分散,直到煮成漿。
他稱這一步為“煮料成漿”。
第三步,當然就是等紙漿冷卻后,用一塊平整的東西,將這些紙漿鋪平,成為紙膜。他都想好了,用那蠶絲織成的絲綢做成一個大大的格子,用來蕩平這種漿。
他把這一步命名為了“蕩漿成膜”。
第四步,就是將這些蕩好的紙膜疊好,上面放置平整的東西,再加重物,將水分壓出。然后將這壓干的紙膜進行烘干,應該就可以得出紙了。
他將這一步稱之為“脫水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