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說起呢”
“就從29說起吧”
說起29,許均當時在我們民謠現場演出的時候,邊浪是在臺下的,否則也不至于把他現場編曲記得那么詳細。
琶音的延音、鋼弦的共鳴以及敲琴箱的混響
大概記得許鈞當時自己說過,歌曲創作在他29歲的當口,那時人剛搬到bj生活。
即將步入而立之年,試著迎接人生變化之下,他以這首歌回顧過往,梳理自我,看向未來,試圖找尋確定解答,但依然“沒有答案,只有硝煙彌漫”,在奮力活在過程里,忠于自己心之所向。
想到這些,邊浪開口道“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29歲,在那就要步入而立之年的年紀,一個沒什么名氣的音樂人,躊躇滿志的來到bj最后卻灰溜溜的走了,我也找不到生活的答案啊但是呢在對比我的現在,我想這首歌送給佑邊和這個年紀的朋友們,應該是會給到他們一些鼓勵的”
29歲時候邊浪,別說是破圈了,就算是在圈內也就是小透明而三年后的今天,搖滾圈大概沒有誰會再輕視他,至于整個音樂圈,真正重視音樂本身的人也沒誰會輕視邊浪的存在。
還有什么比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的鼓勵呢
想到這些,劉紫陽覺得邊浪的突然崛起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
他是把多年的積累全給放到了這個時間點,集中來一次爆發。
這或許就是老祖宗說的“開悟”吧。
而且之前他想不明白的一些問題,比如就作詞來說,有些歌是年輕氣息很濃,就像早上八九點的太陽那般熾烈,就像無地自容
有些歌中的思考,卻又讓人不敢去細想,比如瘋土。
想到這,他就問道“瘋土的歌詞里,甲午走來3100米是什么意思”
這題邊浪會,因為有次在迷笛上他和劉森兩人遇見過,他還專門問過這個事。
當時劉森給他說的原話是“2014甲午年,我當時生了一場大病,脖子做了個手術,快半年說話都不利索。至于3100米,那就是豬天門到地安門的距離,這一段我一走走了10年。”
想到這,結合原主那有些巧合的境遇,邊浪直接就回答到“2014甲午年我來的bj,天安門到地安門一共3100米,我走了很多遍”
聽到這話,劉紫陽一整個人就愣在了當場他萬萬沒想到,他費盡心思去解讀的歌詞含義,最后的真相居然就是這
感覺就像是“妙手解連環”中面對一整塊玉雕的九連環,一眾大臣絞盡腦汁也解不開,結果卻被年幼的齊王在君王后的指導下,用錘直接給敲碎了。
他感覺自己就是當時那幫絞盡腦汁也想到解法的大臣,而邊浪到底是懵懂年幼的齊王,還是機智果敢的君王后呢
這個問題他也說不清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