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電話說了幾句,苦笑著掛上電話:“他已經知道咱們四個在楚都了,說是明天請咱們老哥兒四個在周棟的私房廳吃飯。
我跟他算是半熟不熟的,不過都是京都圈子里的人,也都是華夏勤行頭面上的人,接到邀請倒是不好不去,你們三個怎么想?”
董其深微笑道:“無非是要找我們幾個做個見證罷了......他現在跟周棟也是朋友,倒是不會砸場子,不過如果被他吃出什么不對來,估計也會直接說在面上,算是盡了朋友的‘提醒之義’。
呵呵,這些文人啊,就是花花腸子多,找面子就找面子吧,偏要繞上一個大圈子......
去吧,反正我對周棟是有信心的,而且我也想嘗嘗他的魯菜。”
易知魚這邊剛放下手機沒多久,那邊龍大神的手機就響了起來:“哎,哪位啊?袁......袁子丹先生!您怎么有我的電話?
哦,對對對,我的電話是在盟主群里公布的,您就是我的白銀盟主‘不可食無竹’,特別愛看我這本美食文?哎呀,這可真是太榮幸了!
什么,您要請我明天到周氏私房廳吃飯?有時間,我當然有時間了!”
***
私房廳開業后,十七層的結構有了些微的改變,現在繞過假山堆砌的影壁墻后,兩旁是通向大酒缸的月亮門,而正面直通的則是周氏私房廳,之前這段路是被封閉的,臨時用了假背景遮擋,現在假背景撤去,則是兩扇密布銅釘的朱紅色木門,門上有吞口獸,門兩側還趴著一對兩尺高的石獅子。
木門上方懸掛的匾額寫著燙金大字—‘食也無涯’,兩側則是一副對子,上聯是酸甜苦辣咸,盡是人間滋味,下聯是蒸烹煎炒炸,都為勤行手段,要是這么組成一個整體來看,‘食也無涯’這四個字也算是個合格的橫幅了。
“呵呵,好對子啊,倒是不知出自何人的手筆?”
四位老爺子跟龍大神剛走到私房廳的門前沒多久,就見到影壁后繞過一個青衫中男人來,沖四位老爺子和龍大神拱了拱手,就稱贊起這副對子來:“對的好,對的妙,這人間的事說到底不就是個吃么,酸甜苦辣咸可謂是道盡了人間事,也道盡了廚家事啊......”
放眼華夏勤行正這么酸的除了袁子丹還有哪個?
易知魚跟袁子丹都是京都勤行圈子的,人不親水還親呢,所以是第一個搭腔的:“呵呵,老袁你就不要倒酸水了吧?今天咱們是來赴宴的,可不是來開‘聯會’‘詩會’什么的。”
袁子丹比他們四個雖然年輕,卻勝在輩分夠高,勤行先輪輩后才論年齡,因此易知魚還是要叫他一聲‘老袁’。
“哈哈,易老此言差矣啊,自古文與食、詩與酒,都是焦孟不離的關系,這品文韻和品美食那更是彼此有著關連,可不能說沒有任何關系啊。
哎,周主廚的手藝自然是沒說的,唯獨差了些‘詩酒唱和’的雅趣,否則定是袁某知音啊......”
四位老爺子聞言都是暗中搖頭,心說除了你們袁家,勤行還有誰會搞這些詩啊文啊的花巧,你要是比這些玩意兒,那肯定是勤行第一,周棟可贏不了你。
“袁先生說得有道理啊,這吃飯喝酒要是沒了詩文,那確實是遜色不少。”
龍大神沖袁子丹和氣的一笑:“還沒謝謝您這么支持我的書呢。”現在他怎么看袁子丹就怎么順眼,這人長得怎么就這么有眼緣兒呢,說話怎么就這么好聽呢?這種感覺好奇怪,就像是遇到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呵呵,龍先生客氣了,也是您這本書寫得好,對美食獨有一番見解,還有許多勤行的趣事,我是非常愛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