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信地將這勺粥倒回碗中,重新下勺嘗試,結果發現自己只要是奔著豬雜去的,舀上來就是各種豬雜皆備。
“商老是不是感覺非常奇怪啊?”
別人難免會在商老面前放不開,蔡波這個一生不羈的大才子卻不會拘束,笑瞇瞇地吞下了一口粥后,便湊過來為商老釋疑:“您就是再試幾次,結果還是一樣的。”
“哦,這可真是太奇怪了,請蔡先生為我釋疑好嗎?”
“小事情啦,其實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非常困難的,在美食中這叫做‘聚味’。
生滾豬雜粥嘛,顧名思義,其味道有二啦,第一自然是粥、第二就是豬雜。雖然彼此需要借味,但是還是要保持相對的獨立,也就是讓食客既能吃到帶有豬雜味道的粥、帶有粥香的豬雜,同時還要做到粥是粥、豬雜是豬雜!”
雖然只是會吃不會做,可要說到評點一樣美食,在場人中恐怕除了開啟傳說級嘗味的周棟,就再也沒人能夠勝過蔡波了。
說到自己的專業,蔡波一旦打開了話匣子就是源源不斷:“所以才說是借味,不是亂味啦。
商老您想一想,如果粥里的豬雜不能做到相對集中,反倒是散落的到處都是,這鍋粥的味道不就變成亂七八糟啦?”
舀起一勺聚集了各種豬雜的粥,輕輕吹了幾下送進口里,蔡波邊咀嚼邊含糊不清地道:“可是要做到這一點,那是極難的啦。那個各位請讓一讓,我再來一碗......”
捧著第三碗粥轉回來的時候,老蔡還沒忘記往鍋里看一眼,典型的吃著碗里望著鍋里,
看到鍋中的粥量還足夠,這才放下心繼續跟商老聊道:“這就需要極為高明的刀功啦,不僅要控制切出的豬雜大小、保證一湯匙的容量可以樣樣俱全,而且要做到小周師傅這樣,還需要精確控制這些豬雜的落點,甚至還要預估加入豬雜后還要煮多久,畢竟煮的過程中豬雜也是會有輕微移動的......
這些都能夠做到的人,已經不是簡單的宗師啦,依我看,小周師傅已經不是什么青年宗師,應該是華夏最年青的神廚啦。”
“哦,青年神廚?我看小周師傅當得這個稱號!”
商老將一勺聚集了各種豬雜和香粥的豬雜生滾粥送入口中,輕輕咀嚼了幾下,頓時濃糯的粥香、軟硬適中口感極佳的豬臉肉、入口即化的豬肝、回味九轉的豬腸,種種美妙的味道讓他精神都為之一振,感覺自己也應該吃快些、感覺自己也能夠吃三大碗!
蔡波對周棟的評價,也正合他此刻的心思,區區一個青年宗師,又怎么配得上小周師傅的廚藝呢?
神廚?
如果只是蔡波這樣說也就罷了,蔡才子也不是句句珠璣,口花花的時候其實也不少,可商老也這么說,可就驚呆了在場的幾位大師傅,周棟這是三十歲不到就得封神廚啊!
不過眾人也只是吃驚,包括倉蕓在內,竟無一人不服。
商老似乎還嫌眾人不夠吃驚,慢悠悠地又加上了一句:“我看啊,這道生滾豬雜粥可以作為這次國·宴的開胃粥,大家說好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