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東西交給周琛后星蕓就不再管了,那酒精有最好,沒有就只能暫時用其他辦法消毒了。
在星蕓的努力下,軍隊里的軍醫雖然搞不懂什么是細菌,但是都知道了什么是消毒,也知道了消毒的重要性。
雖然那些前期的準備工作真的有些繁瑣,既要洗手戴口罩,還要注意不要讓臟東西污染了傷口,這增加的工作量可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成果也是顯著的,每次戰后士兵的傷亡人數比以前少了很多。
星蕓甚至有了一個專門的“手術室”帳篷,每次打仗的時候,那些受傷最嚴重的士兵基本都會被抬到那里。
看著星蕓將那顆被刮了好幾次粉末,縮小了一圈的生肌造化丹分成好幾份,然后分別扔進了幾個士兵們飲用水的大水缸里,七仔問道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不會。
被稀釋成這樣,也就只能加快點傷口愈合,提高些身體抵抗力罷了。
昨日他們打下了益州的最后一個城池,大部隊還駐扎在城外,傷勢較重的士兵和一小部分人駐扎在城內的軍營。
至此周家父子已經占據了蒼、益兩州,實力大漲。
周琛打算在這里修整一段時間,這大半年來大軍四處奔波,頗為疲憊,大量傷兵需要時間來養傷。
同時也需要時間整合益州原本的兵馬,操練
做完這事,星蕓往回走,一路上遇到的士兵都會和她打招呼。
還沒進帳篷,星蕓就被特意找過來的廖軍醫給拉住了。
廖軍醫可不是像他們一樣是臨時從民間征調過來的大夫,人家是正經的軍醫,據說很早之前是跟著節度使周恒的,他身上甚至是有官職的。
他早年在軍中曾經嘗試過縫合術,可惜沒有成功。
所以當時看到星蕓想將那名士兵肚子縫起來的時候,廖軍醫極力反對,覺得根本不可能成功。
沒想到最后被打臉的是自己。
不過被打臉的廖軍醫也不覺得丟臉,反倒是放下身段向星蕓虛心請教。
此時的廖軍醫拉著星蕓來看自己剛剛縫合好的傷口,“蕭安啊,你看看我這縫合的傷口有沒有問題”
星蕓檢查了一下,確定了沒問題,還夸廖軍醫縫得越來越好了。
廖軍醫捋了捋胡須,謙虛道“我前段時間弄了塊豬肉,沒事就在上面練練,這才越縫越好的”
廖軍醫雖然年紀不小了,但是對待醫術非常熱忱,即使星蕓未及弱冠,也愿意同輩相交。
甚至因為星蕓的毫不藏私,廖軍醫也愿意將自己行醫多年來的經驗傳授給星蕓,有時候有其他大夫偷偷來聽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看完了傷口,廖軍醫其實還有另一件事找星蕓。
大軍在這里至少要修整一兩個月,這段時間內,廖軍醫希望和這里的幾位大夫一起編寫一本適用于戰場救治的醫書。
可是現在大家壓箱底的醫術很多都是掖著藏著的,只會傳授給自己看中的弟子。
廖軍醫也不是說讓所有人都將自己吃飯的東西交出來,他希望的只是適用外傷治療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