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鳥對顧醒極力挽留,勸說之語真誠之極,卻最終也未能動搖顧醒離開的信念。
“說真的,”
白鳥收下辭職信,望著顧醒苦笑道“我很看好你來著。”
顧醒辭職的當天晚上,白鳥為他組織了一場送別聚餐,大家喝的都很多。
“你這個混蛋,”
安達坐在顧醒身旁,對他又打又罵,不停拍著他的脊背和肩膀,
“你就說這樣拋下最親愛的朋友嗎”
“顧醒君,”
醉醺醺的圣子湊到顧醒身旁,癡癡笑道
“以后,您就不是警察了,該輪到您羨慕我啦。”
這種分別的聚餐往往沒有第二場、第三場,否則分別也就太沒有分別的氛圍了。
聚餐散場時,顧醒發動了自己麾下全部的怪誕,確保每一位同仁都能平安歸家。
辭職的頭兩天,顧醒還沒有確定自己接下來該從事什么行業。
他只是有三個需要持之以恒努力下去的目標
第一,找到敵人,找回小洞。
第二,找到持有神秘方盒的主人,判斷他到底是不是敵人。
第三,找到出口蛍,把他送到地獄里。
三件事暫時都沒有明確的線索,只能堅持不懈地查下去。
在辭職前的某個晚上,顧醒趁著刑事課所有人都不在的時候,偷偷復印了出口螢的全部案卷,還復印了許多至今未解殺人案的案卷,希望能夠有助于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正當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還不甚明朗之時,來自東都的怪誕調查員夜影,帶著偵探答案,找上門來。
“我想了解那個怪誕出租車的情況,最好有些細節。”
答案開門見山。
這也是答案來到東都的主要目的調查曾出現在出租車上的那個疑似在偽裝他的無面男子。
答案本應該直接去黎都警察本部怪誕調查課調取資料,但作為一名來自東都、和東都警視廳保持常年合作的半官方偵探,答案在這個城市的警察系統里并不受歡迎。
黎都怪誕調查課對答案的調查請求采取了不支持、不配合、不開放的“三不”原則。
調查當然不會就此終止。如果答案會很輕易地放棄對答案的追求,那么答案的代號也不會如此執著的確定為答案了。
答案決定走受害者路線,與當時失蹤者的那些家人了解情況。當然,包括靜安警察署曾經經歷過怪誕出租車事件的警員們。但,成效甚微
幾乎所有人都已經被消除了怪誕的記憶,認定了家人的離去是因為交通事故、劫匪的綁架、意外溺水、抑郁自殺。
總之,所有的死亡都是失蹤者生前某種習慣日積月累必將導致的結果。
喜歡游泳的最終溺水,經常疲勞駕駛的把車開在了大橋下,富豪被劫匪綁架,抑郁癥患者服下了安眠藥,一切都合乎邏輯和情理。
作為經歷過出租車怪誕事件,并唯一保有當時記憶的幸存者,顧醒被答案找上門來也在情理之中。
“我記得,第一個被出租車盯上的同事是寺井英朗”
“最后查明,大家被出租車殺人規則鎖定原因大概是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