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脫的過程非常不順利,情況危險,但好在遙襄頭腦清醒,她知道六大派皆遭汝陽王府的毒手,只有明教安然無恙,她便循著來路往漓水的方向奔逃。
若是進入到明教的勢力范圍內,這些元人也就不敢太過囂張了。
從今鳳過漓水到事發的小鎮,峨眉不過才走了一上午,可遙襄從小鎮往回逃,逃了一夜還未能到達渡口。
不過好在天亮后,她似乎暫時甩掉了追捕。
為了防止汝陽王府的人在渡口布置眼線,遙襄沿著漓水下游往上走,想找一處相對狹窄的流段游去對岸。
穿梭于稀疏的樹林中,她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遇到明教教眾,該如何解釋她去而復返
而且,明教現在應該很不待見她吧。
遙襄頗為苦惱地吐出一口氣,用袖子抹抹額角上的汗,心想,既然汝陽王府的人已經甩脫了,那她再去昆侖也沒什么收益,畢竟,她是峨眉弟子,滅絕師太的徒弟,沒有任何立場主動向明教求助。
想到峨眉山上的那幾個留守弟子,遙襄在心中默默打了個叉。
這也不行那也沒用,她該尋求誰的力量營救師門呢
忽然,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遙襄眼神一亮。
她去武當請武林泰斗張三豐張真人出山,如何張真人雖然沒見過她,但她可以用倚天劍展示一套金頂九式。記得書中有張三豐被少林叛逆偷襲受了重傷這一情節,若她把賊人攔下,張真人無恙,豈不就能隨她一道去大都救人,至于隨行的是武當的哪個徒子徒孫,那就不是她在意的事了。
就這么定了遙襄跳起來搓了個響指,一抬頭,竟然發現河道近岸突起的大石頭上掛著一個人。
可把她嚇了一跳,響指都搓啞火了。那人仰面躺在水里,一動不動,不知是生是死,顯然是從上游沖下來被石頭攔住了。
遙襄走近一瞧,心里咯噔一聲,這人竟然是把自己氣下光明頂,教師兄師侄們好頓尋找的殷梨亭
“殷六俠”她試探著喚了一聲。
殷梨亭毫無反應,他雙目緊閉面色青灰,身軀隨水波緩緩浮動,不好分辨呼吸是否存在。
想到他極有可能被大力金剛指捏碎了四肢,又被扔進了漓水,許是已經死了,遙襄迫使自己收回目光,便要提步離開。
可是兩腳像灌了鉛似的,如論如何也邁不出一步。
不管怎樣,還是把人撈上岸,簡單收殮一下吧,遙襄在心里這樣對自己說。
她向對岸掃了掃,然后咬咬牙,涉入水中,將自己暴露在開闊的河道表面。抓住殷梨亭手臂的那一瞬,遙襄的心情變得異常復雜。
殷梨亭的身軀很硬很涼,超乎想象的涼,可在接觸的一剎那,遙襄就知道,他沒有死,他還活著。
可是她該如何安頓他
帶他走那她就不用干別的了。把他留下又無異于讓他等死。
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把殷梨亭交到張無忌手中,可一來時間不等人,二來張無忌沒想原著那樣大放光彩,未必就能當上明教教主,小人物一個,上哪兒找他去天鷹教嗎那還是算了
正苦惱著,遙襄把殷梨亭拖上岸,放其躺平,順手去摸臂上的關節。
“咦”遙襄一愣。
她跪下去摸殷梨亭的另一條手臂,然后是下肢,驚奇地發現殷梨亭骨骼完好,沒斷也沒碎。
只接觸了這么一小會兒,遙襄就覺得指尖涼得受不了,她忍不住搓搓手指放在嘴邊呵氣,繼而運轉真氣匯聚于兩指,飛快在殷梨亭身上點了幾下。
“殷六俠,殷六俠”她拍拍殷梨亭的面頰,試圖把人喚醒。
殷梨亭的眼瞼開合了一下,除了呼吸驟然急促了幾分,并沒有轉醒的跡象。
遙襄怔了片刻,萬分無奈地嘆了口氣,拉過殷梨亭的一只胳膊繞在脖子上,一鼓作氣把人扛起來。
內心無論多么理智,但真正實施起來,根本硬不下心腸。
這不是不相干的人,這是一個相識,對她對峨眉都很友善的人。
雖然現在她自身難保,但她還是想找個地方把殷梨亭安頓下來再作打算。
處處泛著青苔的小路上,遙襄見遠處有輛拉柴的板車徐徐行來,便跑上前去。
趕車的是兩個青壯漢子,見一個姑娘氣喘吁吁地跑到面前,不由得互相對視一眼。
“姑娘”
“二位大哥,能不能幫幫忙,接你們的車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