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
誰都沒想到,景王竟然會宣布從大夏帝國分裂出來,直接封自己為皇帝。
這種手段直接推翻了清君側的意志,使得國內之戰變成了國與國的戰爭。
當然,景王是有正當理由的,畢竟圣皇欲派人行刺自己,已經證明了圣皇本身的德行出了問題,作為臣子是有資格舉旗造反的。
若是以往的疆王或王爺采用這種手段,通常都會顧及潛藏的奇門,畢竟奇門的宗旨就是抵御外國,若是景王從大夏帝國中分離出來,奇門勢必會將他當做敵人看待。
可景王也有聰明的手段,因為奇門少主就在自己的陣營內,而且此次是圣皇選擇了用卑劣的手段戰勝自己,于情于理奇門都無法插手他們之間的戰爭。
所以,從天下大勢的角度考慮,景王這次著實占盡了便宜,因為逍遙王的愚蠢舉動,給了他真正站起來的理由,而且早先有“清君側”的旗幟號召,可謂是讓他有了一個相當正面的形象,接下來大夏帝國內的士兵流動,勢必要朝著極北之地方向發展。
這可以說是為未來的戰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當然,麻煩也有,首先就是通過王叔所言,景王已知極北之地滲透入了許多圣皇的部下,如果任憑他們加入戰爭,很可能會擾動景王接下來的戰局優勢,使正常戰爭都處于被動。
其次,輿論這種東西是相對的,真相只會留在少數人的心中。
景王這里殺了王叔,可以有名義徹底起兵,不用在意孝道等輿論。
可從大夏帝國境內來說,也勢必會有謠言說景王為了造反,殺了自己的親叔叔,只是為了向圣皇施壓,實乃大不孝之徒。
所以,景王還需要調用一部分人才,專門管控大夏帝國內部的輿論,才能使戰爭的進程與優勢逐漸向自己的方向傾斜。
當然,這些都是戰爭打響后的事情,想到過不了兩日圣皇便會調兵攻打自己,景王也有些犯愁,思考著接下來應該如何管控現有兵力。
“如果王叔所說不假,那么原有極北之地的兵力與部分高官都不可信了,唯獨能信的便是陪同本王的這些人,還有李、古二老。”
“如果本王率兵攻向帝都,雖然能夠得到鳳王與荒王相助,但難保圣皇不會向后方下手,通過藩屬國或內奸使我們腹背受敵。”
景王指派下屬將王叔的尸體抬下去后,重新坐回了宴席的主位上,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似的,直接讓現場的眾多官員回到座位,同時捏著下巴沉思道。
“王爺您既然已經獨立了,那就應該用朕這個稱呼,若是仍舊用王這個自稱,便是自認比圣皇的地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