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er和theord世界之窗了,這三款瀏覽器一直到后世都還存在。
傲游走的是高大全的路線,一直以來都屬于重型瀏覽器。
當然,重型不等于速度慢,只是外表看起來功能齊全,安裝包比較大,實際上對于用戶來說,這款瀏覽器性能高,且功能多,一直很受用戶的信賴。
green
oser一直走的是小巧路線,當然功能也不算少,而且不用安裝,不過后來沒有發展起來,銷聲匿跡了。
世界之窗后來被360安全瀏覽器收購了,360買下它后,仍然允許原來的工作室繼續研發。
后來衍生出了世界之窗極速版、360極速瀏覽器,發展到世界之窗60的時候,360就不讓原來的工作室繼續研發世界之窗了。
后世在國產瀏覽器市場占有率極高的360極速瀏覽器,就是這么來的。
至此之后,國產瀏覽器市場就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了,這里就不重復敘述有哪些了,大家用過應該都有點印象。
所以,將yie稱為國產瀏覽器的鼻祖是不為過的,而yie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創了多窗口頁面瀏覽模式
“老板,瀏覽器的開發難度百分之90都集中了內核,內核的開發難度超乎想象,這就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不解決這個核心難題,我們把殼造得再好看也沒用。”
陳琪宏提出了問題的核心難點,哪怕他沒有明說,江飛宇也知道,飛宇科技現在就好比國內的某個小作坊,卻宣稱要造飛機發動機一樣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點江飛宇心知肚明,就猶如手機芯片被外國企業壟斷一樣,國內幾乎所有的瀏覽器,都采用了國外瀏覽器的內核。
事實上,縱觀國產瀏覽器的發展史,國內從未出現過一家真正擁有瀏覽器內核專利技術的公司。
瀏覽器的內核技術,一直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像排名世界前五的瀏覽器微軟、火狐、谷歌、蘋果,包括oera瀏覽器在內,他們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內核專利技術。
導致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其實從國內第一款瀏覽器的來源,我們就已經看到了端倪了。
在后世,國產瀏覽器能夠獲得這么大的用戶群體,比拼的從來不是技術,而是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誰能夠想出更好的特色和創意,誰就抓住了用戶。
以江飛宇本人領先這個時代20來年的技術儲備,卻不包括瀏覽器的內核技術。
這東西還是稍顯高級了一些,江飛宇表示重生黨也不是萬能的。
后世,江飛宇見證了國產操作系統的面世,他相信以國人的聰明程度,遲早有公司能夠擁有瀏覽器內核的專利技術。
但是,這會嘛“拿來主義”是個比較好的選擇。,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