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作人員提議道“嗨,伙計們,要不要賭一把,看這個家伙能不能拿到下午3道題的滿分,輸的晚上請客。”
“這個點子不錯,有挑戰性,我跟。”
“我跟。”
“來一把。”
除了2個晚上必須回家吃飯的,剩下的11個人紛紛響應,6個押江飛宇不能取得下午3題的滿分,剩下的5個都押他能夠取得下午的滿分。
你道為何這么多人押江飛宇不能取得下午3題的滿分,因為按照比賽規則,有一個很隱蔽的技巧在里面。
往年的比賽,3道題并沒有性能指標得分這一項,所有的參賽者都是慢工出細活,臨近競賽時間結束才把三道題的程序部署上去。
只是今年增加了性能指標得分這一項,這才出了新規定。
大部分人的正常思維都是根據順序,從第一題做到最后的第三題。
但是,總會有一些特別聰明的人,在比賽規則中看到了有技巧可以利用。
因為性能指標得分是根據程序運行的時間來算得分的,只要先一步提交程序,就可以搶占先機。
所以,有少部分人的做法是這樣的既然,自己搶不到第一題的第一個完成名額;那么,直接從第二題、或者是第三題開始做呢
就有13個聰明人是先從第二題開始編程的。
只不過,第二題的算法題確實有些難,最快完成的那一個參賽者,他部署完成的時間是14點51分。
也就算說他做第二題的時間比江飛宇做第一、第二兩題的時間還多了4分鐘。
這也讓江飛宇順利守住了第一題、第二題的最早完成時間。
不過,第三題的最早完成時間,江飛宇就沒有守住,就有三個參賽者是先做第三題的,部署完成時間是分別是14點52分、14點59分、15點07分。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他們三個的程序能夠順利運行到比賽結束,第三題的性能性得分,江飛宇一分都得不到。
這個隱藏的技巧,其實很多人都意識到了,不過只有少部分是這樣做。
原因在于,三道題是逐題增加難度的,后面兩題很多人都沒有把握。
萬一花了一兩個小時在第二題或者第三題上,結果做不出來,或者做出來很快就掛了,那么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浪費了。
只有少部分擅長第二題或者第三題的人,才愿意這樣嘗試。
大部分的人不愿意冒險,都是逐題按順序開始做題,由易到難,先把第一題的分先拿下來。
對于曹文萱來說,她不愿意取巧,是因為她不屑于這樣做,她要驗證一下自己與江飛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6個賭江飛宇不能取得下午3題滿分的工作人員,就是把賭注押在了先做第三題的3個參賽者身上。
現在,在最終結果沒有出來前,所有人都只能等了,一切皆有可能。
連江飛宇都不敢保證,自己3道題的程序是否能夠運行到競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