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嘛,也有個16738萬。
畢竟是二道販子,一批電腦過手拿5、6個點已經不少了。
還要扣除各種成本,有這么多利潤已經不錯了。
然后是郭明誠負責的飛宇音樂了。
去年飛宇音樂各項經營成本支出達到了52248萬,收入是31361萬元。
所以,飛宇音樂一年虧損了20887萬元。
這還是飛宇音樂平臺的人力成本、運營成本,由飛宇科技支撐的結果。
這51248萬,百分之90都用在了歌曲電子版權的采購和支付簽約原創歌手的費用上了。
飛宇音樂的收入來源,主要有4個方面
第一個是原創歌曲的在線打賞功能,這個功能在支付bao上線后就開通了。
不過,這種打賞少得可憐。
去年一年的打賞也不過223萬,還要與簽約原創歌手五五分成。
第二個是平臺原創歌曲的線下發行、影視授權、歌手運營收入。
所謂歌手運營,就是比較出名那二十幾個歌手,參加一些小電視臺節目、承接的不入流商演等。
這一塊有那么個17246萬左右,也不多。
第三個就是飛宇音樂剛跟方正簽的歌曲授權合同了,去年簽了130萬元。
這一方面老郭是信心十足,就看今年能不能簽個幾百萬回來。
最后一個收入來源,就是飛宇音樂平臺的廣告投放收入。
不過,因為由母公司飛宇科技了平臺的運營成本,廣告收入是算入了飛宇科技的營收里面。
張曉東是一直想把這一塊的運營“踢回去”給老郭自己負責。
所謂的“踢回去”,不是說運維部不管飛宇音樂平臺的運維工作了。
而是運維所需的各項成本,以后就走飛宇音樂的賬,而不再走飛宇科技運維部的賬。
老郭精明得很,短期內他肯定是不想接回去的,運營成本太大了。
拿回來,還要降低自己部門的績效評分。
先繼續占著母公司的便宜唄
不過,按照江飛宇的規劃。
等飛宇音樂跟中移動合作的彩鈴業務上線后,就會把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下放到飛宇音樂自己結算。
人力成本好說,運營成本也不是說老郭要自己建立機房。
而是,飛宇音樂要按比例分攤飛宇科技的運營成本。
這個運營成本壓在張曉東部門頭上,他也發毛呀
張曉東每次提采購服務器申請的時候,財務部最怕的就是見到他。
根據江飛宇的經驗,彩鈴這一塊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
飛宇音樂自負盈虧,應該沒問題。
用江飛宇的說法孩子大了,總要斷奶的。
康馨微陽科技就不細說了,去年一年各項成本支出是16358萬元。
籌集的善款留存,產生的利息有3845萬元。
廣告投放劃入了飛宇科技的收入,就不說了。
這樣算下來,一年虧損了12513萬元。
何瑾慧匯報完的時候,江飛宇直接來了一句還不錯,繼續保持。
這也算安了何瑾慧的心
老板都不怕虧欠,她一個打工的怕什么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