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隊同盟軍士兵剛搜索到海軍學院西區,就遭到了敵人密集火力的打擊。
走在最前面的三名士兵,當即就倒在了血泊中。
剩下的十多名同盟軍士兵,立刻尋找掩體還擊。
但敵人躲在建筑內,不僅有很好的掩護,數量還二十倍于他們。
一時間,這十幾名同盟軍士兵被打得抬不起頭。
帶隊的小隊長立刻向上級請求支援:“中隊長,我們在西區遭遇大量敵人的伏擊,還有幾名傷員,請求支援。”
“收到,匯報敵人的坐標,我讓迫擊炮小組先支援你們!”
“33,41。”
建筑內,印國海軍學員已經陷入亢奮中,瘋狂扣動扳機射擊敵人。
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實戰,一打起來就忘記了所有教導。
馬哈迪和幾名教官只能挨個提醒:“點射,不要浪費彈藥,火力點不要暴露太早”
很快,5枚100毫米迫擊炮炮彈就在建筑附近爆炸。
說實話,爆炸效果并不好。
海軍學院內的建筑,用料還是比較扎實的。
即便前線的同盟軍士兵很快提供了新的炮擊參數,但炮彈基本上都被樓頂擋住了。
而增援過來的幾十名同盟軍士兵,同樣被占據有利地形的敵人壓得抬不起頭。
雙方依靠各種建筑物、障礙物形成對射,戰局不可避免陷入僵持中。
海軍大隊長田小游剛上岸,就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大隊長,我們在海軍學院
西區遭到敵人的頑強抵抗,那邊的建筑物很多,我們缺乏重火力,加上對地形不熟悉,暫時難以擊潰敵人。”
“另外,蔡團來電詢問我們是否需要支援!”
田小游問道:“敵人大概有多少人?”
“估摸敵人的數量在200-300人之間。”
田小游手上總共就190來號人,還要分一部分人看守船只,能用于進攻的士兵也就160人左右。
強攻肯定不行,一來消耗大量的時間,二來他們本身就不擅長巷戰。
現在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向蔡全宿求援。
像這種復雜底細的巷戰,本身就是特戰旅擅長的領域。
但田小游有自己驕傲,他打算自己解決。
雙方都是海軍,對方還是學員兵。
要是連這點敵人都干不掉,他們海軍在同盟軍戰斗序列里面還怎么混啊?
看到碼頭邊上的加油泵站,田小游吩咐道:“把我們的人撤下來,用火攻把敵人逼出來,然后尾隨追殺!”
“是!”
反正這里是敵人的地盤,也不用顧忌什么平民傷亡。
“敵人撤退了!”
“我們打退敵人的進攻了!”
同盟軍剛撤走,印國海軍學員就歡呼起來。
馬哈迪沒有盲目樂觀派兵追擊,而是吩咐兩名有作戰經驗的教官去偵察敵人的情況。
不到10分鐘,那兩名教官就帶回來不好的消息。
“馬哈迪主任,不好了,敵人在學院內放火,東區、北區的建筑全部被點燃了
,估計大火很快就會蔓延到我們這邊。”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氣得七竅生煙。
他們沒想到敵人這么卑鄙,打不過他們就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