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幾天前,他們就結束了在這座城市里生存一個月的任務。
其中那個被關注的紫色短發女孩薇薇安,更是沒有準時回來,被通知了之后,才趕到當時的那個公園,確定自己等人不是再度被放棄。
他們在最近幾天時間里,重新住上了酒店,有著溫暖的房間,有人給錢他們用,在短時間內反復幾次的巨大生活質量落差,使他們再度看到這個黑發年輕人時,都是心里忐忑,不知道他還會怎么樣對待他們。
梧桐不強制他們做什么,僅僅是給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選擇,只是給的方式隨意一點,讓他們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對他形成依賴,使其變得容易被控制。
可也有人不太吃這一套,效果并不好,比如那個薇薇安。
在這個套房里,梧桐坐在沙發上,看著或者是拘謹坐在旁邊沙發上,又或者是靠著柱子的他們,心中快速掠過過去兩周收集到的數據信息。
他不斷切換著手上的卡片,一邊輪流看他們。
有幾個比較特別的人,需要關注。
臉上左邊有塊大胎記的薇薇安,十一歲,她在重新當成流浪兒后,似乎有種天生的能力,和一群扒手貓們混在一起,就像成了一只野貓,還會碰瓷路人,給扒手貓們制造偷東西的機會,過得沒心沒肺又有種輕松自由的感覺。
棕發的馬丁,十二歲,這個少年在領導力方面有天賦,攏聚9位孤兒里的其中3位,形成一個4人的小團體,用暴力的手段占據了當地一名流浪漢的窩當臨時據地,然后一人乞討,兩人演戲碰瓷偷盜,另外他本人則是負責各種望風收集情報,只是個小團體,被他組織得各自分配“專業”任務,竟然還混得不錯,至少每天都能吃得飽。
可是意外也有,他雇傭的私家偵探,在幾天前是從警局里把他們給保釋出來的。
因為雖然有領導力,有行事的魄力,可惜能力和眼界差了點,偷東西被抓個現形,這還不算什么,事后又被一群當地混混給狠狠揍得鼻青臉腫,才被關進了警局里。
就算是現在,梧桐也可以看得到,他們看向自己的目光,明明算是有恩于他們,卻是收獲了一些仇恨。
梧桐不禁想起一則新聞,有位男子天天喂食家里附近的一只野狗,某一天突然沒喂的,那只野狗就直接攻擊他。
然后還剩下四人里。
有一對褐發兄妹過得還不錯,一開始老老實實的乞討,然后被一戶人家偶爾救濟,哥哥又好運氣的被一家蛋糕屋看中,收為學徒。
當時面對私家偵探的匯報,梧桐的應對很簡單,直接讓私家偵探當著這位哥哥和妹妹在場的時候,拿出一萬塊,讓蛋糕屋把哥哥給炒掉,讓他重新淪為流浪者。
然后有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因為年紀實在有點小,又不像那位9歲的女孩有位哥哥照顧,直接被巡街警察抓到,強制送進了當地兒童福利院,在私家偵探詢問他的意見后,將其領養出來。
最后一個,是位十三歲的金發女孩,發育得比較早熟,她選擇的方式是試圖出賣身體來換取食物和住所,并且根據跟蹤的私家偵探匯報來的分析,她似乎對這種行為并不生澀,應該是習慣了。
私家偵探當時主動去充當買家,先穩住她,然后緊急匯報后,得到允許,直接包了她兩周時間,讓她在他臨時租的小屋子里天天搞清潔,飯管飽,工作也不能少。
期間她還抱怨過,試圖結束這段雇傭關系,去尋找更加富裕,能讓她過上更好物質生活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