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息了半個小時之后,眾人也將資料大概的掃了一遍。
史蒂夫教授清晰地聲音傳來,“翻到第二頁。”
萊茵趕忙翻到了第二頁,上面是一塊石碑拓片縮小后的影印圖,秘密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楔形文字。
這種文字和前世的中文一樣,都是象形文字,和這個世界流行的通用語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它們本身就表意,不需要借代。
“這就是我們課題的核心”教授指了指影印圖,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狂熱。
“死海古卷。”教授用虔誠的聲音說道,“現在我能大致確定那片金字塔有可能是最后無名法老的陪葬墓穴。”
“你們看,最中心的圖案”順著教授的手指,那是一個其它楔形文字大得多的圖案,描繪的是兩個相對立的人形,其中一個鷹頭人身,腦袋上有著一圈光環,而另一個則是戴著金冠的法老形象,但接下來的描繪令人驚恐,鷹頭人將手中的權杖遞給了法老,法老卻沒有雙手迎接,反而伸出一只手直接拿在了權杖的上方,這就像是
搶奪法老在搶奪權杖
“對,你們沒有看錯這本來描繪的是神權下授,但是,我們的法老好像并不滿意只是如此,祂在搶奪神權”
教授特意用上了祂這個代稱,在普世的認知中,唯有神可以對抗神,凡物們連直視神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所有教典的第一句都是,“不可直視神”
對的,沒有人可以和神相對而立,那法老確實可以稱呼為祂,這幅圖表明的不是神權下授而是神權之爭
“這就是斯圖爾王朝第二次改革,也正是這次神權之爭,歷史由此改變,而當時我們從那片金字塔中發現的十八塊石碑應該是禱文。”
教授說道這里帶著復雜的神色,不僅是因為當時一起考古時死亡的隊友,也為石碑上記載的爭奪神權而感到巨大沖擊,這不只是一個王朝史,也是一場神戰
“是誰的的禱文”萊茵下意思的問道。
“根據我的推斷應該是那位無名法老的,祂在爭奪的某一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教授撫摸著稿紙,就像是對待戀人那樣輕柔。
一陣莫名的驚恐和激蕩回響在眾人心間,難道真的可以以人身奪神權
至少對于當時的法老來說,雖然已經可以用上祂來指代,但是畢竟不是完整的神明,而斯圖爾信仰的神明可是整整經歷了上十八王朝和下十六王朝,而這只是那個神明成神之后的日子,結果卻是跟著無名法老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不得不說這就是神戰的殘酷
教授拍了拍手,將眾人從震驚中拉回。
“接下來就是對于這篇禱文的翻譯問題了,我為此整理了以下的課題。”
萊茵接著往下翻閱,不得不說雖然楔形文字已經是最好翻譯的文字類型了,但是因為那場瘋狂的神權之爭和歷史久遠的緣故,斯圖爾王朝的有序文化記載都消失在歷史中,只留下像死海古卷一樣的殘碑斷字,難以形成體系,這無疑給了翻譯工作巨大的難度。
“禱文最重要的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明確神在世間的功績,即神恩,第二個則是明確神的職能,即神權,第三個則是神明的尊稱,即神名,這構成了神明最重要的三個部分。”教授接著解釋道。
萊茵努力用自己的神學知識進行辨識,比如橡樹之父的禱文就是這樣三段,
“吾主西凡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