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賈璉、薛蟠從平安州返回,賈薔已經從金陵回來了。因為他這次考上了舉人,賈蓉少不得又請人辦了宴會,將自己名下的產業,又賞了一些給賈薔。
另外,賈蓉昔年應下的齡官的事兒,因為賈蓉這次終于中舉,賈蓉也一并為他辦了。讓賈薔喜不自勝,臉上笑呵呵的。
賈薔這次回京,之所以如此之晚,除了他中舉后和一干同科應酬外,還因為在路上遇到了王家的王仁、薛家的薛蝌和薛寶琴、邢夫人娘家的嫂子和女兒、李紈的寡嬸和兩個女兒。
一干人并非全都認識,還是在半路泊船時敘起來,才知道大家都有親戚關系。因此結伴進京,路上有些耽擱。
提起幾人,賈薔除了對王仁看不上眼,對于薛蝌和同行的幾位姑娘,都是極為贊嘆。
想到薛蝌曾和自己提到這次之所以帶著妹子進京,是為了昔年定下的一樁親事。賈薔不免就問了起來,道:
“聽薛兄弟說,昔年他父親在京時,將胞妹薛寶琴許配都中梅翰林之子為婚。”
“兄長如今在翰林院,不知認不認得這梅翰林?”
“梅翰林?”想了一會兒,賈蓉皺著眉頭,道:“他如今不是外放了嗎?”
“這件事情,難道薛家還不知道?”
梅翰林外放之事,在京中并非什么隱秘。即使他一時忙碌忘了告知薛家,薛家的薛王氏、薛蟠等人都在京中,只要稍加注意,按理說應當知道此事。
如今薛蝌在他外放之后帶著妹子進京,還是為了談論和梅家的親事。顯然,他對梅翰林外放的事情并不知情,這次撲了個空。
“看來,梅家對這樁親事并不重視。”
“薛王氏那邊,或許對此事真的不知。或許知道了故意瞞下來,想讓薛蝌和薛寶琴進京以后,出上一個大丑。”
“薛蝌的面子,這次恐怕要丟光了!”
本來,女方上趕著過來議親,就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兒。如今撲了個空,自然就顯得更丟人了。
世人知道了,不會說梅家疏忽,反會說薛蝌趨炎附勢,送妹妹攀附梅家。
賈蓉能夠想到,賈薔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和薛蝌一路上相談甚歡,眼見因為梅翰林外放,薛蝌免不了要出個大丑,不由跺了跺腳,為薛蝌感到不值:
“可惜!”
“薛兄弟這樣的人,竟要擔上這樣的名聲。”
“以后他再出去,還不知怎么見人呢!”
想著,他又問賈蓉道:
“兄長,梅家那邊,是不是不樂意這樁親事?”
“否則梅翰林外放了,薛家怎么會不知道?”
點了點頭,賈蓉道:
“翰林講的是清名,薛家一介商賈,梅翰林當了翰林后,想來不樂意和薛家結親的。”
“只是,同樣為了清名,梅翰林不愿擔上悔婚的名聲,同樣也不好退親。”
“這樁親事,除非一方明說,否則多半會拖下去。”
“直到發生變故,或者拖不下去為止!”
說著,賈蓉又分析道:
“薛蝌之所以主動帶著妹子到榮國府,恐怕也是知道這樁親事已經有了懸念,想要借著榮國府的勢,早日讓妹妹和梅翰林兒子成親。”
“只是,他不知道梅翰林已經外放了。如今這個做法,反要出個大丑!”
“以后他的名聲,只怕有些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