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兩年過去,賈蓉已到了除服之時。
兩年來賈蓉閉門謝客,除了寫字作畫,就是在府中教育子女。因為幾乎是足不出戶,寧國府在京中越發低調。兩年前的喧囂,似乎已經遠去。
賈蓉對此是樂見其成,也沒再想辦法揚名。他回翰林院銷假之后,眼見侍講學士一時沒有缺額,也就繼續賦閑,未謀求其它官職。
只是,賈蓉自己能安心賦閑,其他人就沒有他這么悠閑了。剛剛從翰林院回來,尤氏便喚了他道:
“今年八月初三,是西府老太太八旬大慶。”
“那邊府里商定了,要在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連擺數日宴席。”
“二十八日,請皇親、駙馬、王公、諸王、郡主、王妃、公主、國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閣府督鎮及誥命等;三十日,便是諸官長及誥命并遠近親友及堂客。”
“初一日,是赦老爺的家宴;初二日,是政老爺;初三日,是璉二爺;初四日,是合族長幼大小共湊家宴;初五日,是家里下人管事等共湊一日。”
又說起賈母過壽的場面,道:
“這月上旬,送壽禮者便絡繹不絕。禮部奉旨欽賜金玉如意一柄,彩緞四端,金玉杯各四件,帑銀五百兩。”
“宮里的娘娘又命太監送出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支,伽楠珠一串,福壽香一盒,金錠一對,銀錠四對,彩緞十二匹,玉杯四只。”
“馀者自親王駙馬以及大小文武官員家,凡所來往者,莫不有禮,不能勝記。”
“因為親友全來,西府里恐筵宴排設不開。我們這邊又已經除服,需要去去晦氣。”
“因此你璉二嬸子日間和我商議,要在兩府齊開筵宴。那邊單請堂客,這邊單請官客。”
“一應花費,都由他們承擔。”
“蓉哥兒,你說這事兒如何?”
王熙鳳今日過來和尤氏說了好一陣子,催著尤氏要趕緊開始張羅。只是尤氏明白賈蓉一直在遠著榮國府,未得他的允許,不敢應下此事。
只是,因為今日已經是二十七,明日就要開始宴賓客。尤氏想著賈蓉多半會應下此事,還是做了準備,免得忙不過來。
賈蓉算了一下日子,知道明日就要開始宴客。眉頭皺了一下,道:
“西府這時才和我們說起,顯然是不許我們推辭了。”
“我們若是這時把事情給拒絕了,別說一定會得罪他們。就是外面的人知道了,也會說我們不敬長輩,連老太太的壽辰都不關心。”
因此嘆了口氣,道:
“罷了!”
“這件事就答應西府吧!”
“明日那些王公貴族前來,我也正好見見!”
寧榮二府上百年來都是一體,榮國府的世交,和寧國府多半也是世交。如今那些人要在寧國府中做客,賈蓉于情于理,都要好好接待。
尤氏聽了這話,連夜忙了起來,唯恐待客之時,會有不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