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猜測賈家之中,定然有人泄密!”
賈政聞言,頓時將滿腔憤恨轉移到了泄露《姽婳詞》的人身上,道:
“寶玉作這詩的時候,除了環兒、蘭兒之外,只有我和幾位幕友在場,事后我也沒拿這首詩給別人看。”
“莫非是環兒、蘭兒年幼,不小心和他人說了這件事情,被賈雨村打聽到了?”
自始至終,都沒有懷疑自己幕友。
賈蓉聞言搖頭,道:
“環叔和蘭哥兒還小,若非刻意背誦,哪能記住這么長的詩句?”
“依我看,定是二老爺的幕友中,有著忠順王的探子!”
賈政聞言更驚,道:
“忠順王?”
“這件事怎么又牽涉到了他?”
賈蓉道:
“賈雨村是忠順王的人,他要誣告榮國府,怎能不經過忠順王的許可?”
“而且,二老爺可別忘了,昔年寶二叔和蔣玉菡的私事,都被忠順王給探知了。”
“若說忠順王在府上沒有眼線,我是一萬個不信的!”
賈政聽到這些,心中更是驚怒。他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倚重的幕友中,竟然還有忠順王的探子。
若非賈蓉提醒,只怕他直到今日,還要被蒙在鼓里。
“我這就把人給揪出來!”
氣沖沖地,賈政道。
說著,他就要回府召集幕友,查出忠順王的探子。
賈蓉卻再次攔住了他,道:
“二老爺稍安毋躁!”
“《姽婳詞》的事,還需要您的幕友作證。這個時候,萬不能隨意查問,傷了一眾幕友之心。”
“依我看,二老爺還是先定下如何應對這案子,然后再查探子!”
被賈蓉提醒到這點,賈政狠狠地拍了拍腦門,道:
“對!對!是這樣!”
“蓉哥兒,剛剛我是被氣糊涂了!”
“你說這件事情,應該如何應對?”
賈蓉道:
“無論如何應對,最終都要看皇上的意思。”
“依我看,二老爺就如實上奏,趕在賈雨村前面自己上表請罪。”
“陛下看在榮國府前些日子繳了欠銀、宮里娘娘又有身孕的份上,必不會從重發落。”
“說不定像我上次一樣,只是被禁足幾個月。”
“等到娘娘生下皇子或公主,這件事估計也就過去了!”
在賈蓉眼中看來,《姽婳詞》的案子可大可小。如果崇正帝想借機打壓榮國府,案子的漏洞再大也能辦下去。如果崇正帝沒有這心思,只要賈政認罪的態度正確,即使賈雨村再勾連,案子也不可能鬧起來。
而且,因為賈雨村聯絡了一些不愿繳納欠銀的權貴一起發難,崇正帝為了將清欠的事繼續下去,一定會保下主動繳納欠銀的榮國府。
所以在賈蓉看來,賈政和賈寶玉雖然因為《姽婳詞》的事會受點罪,最終卻有驚無險,影響不了榮國府。
他如今所擔心的,還是賈雨村或許拿住了榮國府其它把柄,想要一并發難。
賈政不知道賈蓉的這點擔心,聽到賈蓉所說的應對方法后,雖不愿主動請罪,回去后還是寫了請罪折子,讓一眾幕友作證,在賈雨村發難時辯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