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崇正無道,殘虐勛貴。我等若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條!”
“今日,我們就擁立大皇子繼位,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義忠郡王府邸,大皇子、北靜王參加的晚宴上,酒酣耳熱之際,義忠郡王突然登高一呼,向著前來赴宴的勛貴大聲道。
隨著他的話聲,一隊隊甲士從義忠郡王府中涌出,將大皇子、北靜王和前來赴宴的勛貴,完全隔離開來。
這些人的護衛想要動手,也被義忠郡王的人以刺客為名,頃刻間砍翻在地。
這番景象,不但前來赴宴的勛貴沒想到,就連大皇子和北靜王,也是極為吃驚。大皇子道:
“義忠郡王,你……”
正要大聲斥責,卻見義忠郡王取來一件黃袍,親自為大皇子披上,而后大禮參拜,大聲道:
“皇上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命甲士押著北靜王等勛貴,同樣拜見“新皇帝”。
北靜王年少風流,哪見過這等景象?被那些虎狼一樣的軍士押著,不自覺跪倒在地。
其它勛貴本就是義忠郡王挑選的對今上不滿之人,如今見北靜王都跪下了,在義忠郡王埋伏的人帶動下,或情愿或被迫,大多跪了下去。
偶爾有幾個裝作不勝酒力、醉倒在地的,則被義忠郡王的甲士帶下,關押到了府里。
自始至終,出言支持崇正帝、斥責義忠郡王的,卻是一個也無。
見此,義忠郡王對于今日行動愈加自信,低聲向剛剛被自己架上皇帝位子的大皇子道:
“陛下看到了嗎?”
“如今天下之人,苦于崇正久矣,陛下登基后撥亂反正,必能盡收人心,成為一代英主。”
“今日,就讓臣為陛下打出個朗朗乾坤,趕走無道昏君!”
說著,也不理大皇子如何,將他和北靜王等勛貴圈在府里看管。自己指揮著甲士,發出一道道命令。
事情變化得如此之快,讓大皇子一時目瞪口呆,口中喃喃道:
“這是謀反……謀反……”
“義忠郡王要謀反……”
想要大聲斥責,卻擔心義忠郡王惱怒之下,揮刀將自己砍了。再看看身上的黃袍,大皇子心中惶恐、竊喜等情緒一一涌上心頭,不知如何是好。
義忠郡王卻沒有理大皇子在想什么,他在控制這些人后,將投靠自己的人釋放出來,又將其他人的引信取出,不斷調兵遣將,以崇正帝重病、大皇子監國的名義攪亂京中局勢,自己則帶著人,親自攻打皇宮。
一時間,義忠郡王一系埋伏的人手,紛紛從京城涌出,向著各地而去。
雖然打著大皇子的旗號,但是這說法實在漏洞百出,京中有見識的,大多都看得出這是謀反作亂。
一時間,自保、平亂、附逆的兵丁,在京中亂斗起來。尤其是皇城中傳出喊殺之聲,一些地痞、亂兵無所顧忌之下,開始趁亂打劫。
寧國府、榮國府獨占一條寧榮街,旁邊住著的大多也是寧榮兩府的仆役,按理說即使有人作亂,尋常也沖擊不到兩座國公府。
只是,因為榮國府被監禁,府中奴仆失了管束,不但榮國府的許多事情被泄露,甚至有一些奴仆見勢不妙,逃離出了榮國府。
這些人深知榮國府的虛實,不但對榮國府各處極為熟悉,甚至連榮國府的防衛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為已經成了逃奴,一些膽大心黑、又覬覦榮國府財富的,眼見形勢混亂,開始帶著賊人,前去打劫榮國府。
看管榮國府的兵丁本就沒有多少,眼見形勢混亂,又有賊人沖擊,只能集中起來,守住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所在的榮慶堂。大觀園等地方因為人手不足,暫時就被放棄。
那些賊人眼見榮慶堂守備森嚴,一時攻不下來,在榮國府奴仆的帶領下,知道大觀園的奢華,沖入大觀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