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法,不但可解如今擠兌風潮,更可讓國庫充實,不至無銀可用!”
崇正帝對于是否使用寧國府的銀子還有一些顧慮,聽到賈蓉不但有辦法解決擠兌風潮,還能充實國庫,頓時有些欣喜,道:“愛卿有何妙法?還不快快道來!”
賈蓉道:“國庫雖然無銀,卻并非是朝廷沒有征稅。實是各省稅銀,沒有押運進京。”
“如今朝廷每年田賦就有三千萬兩左右,即使如今夏收剛過,征收不到一半,但是各地稅銀,至少也有一千多萬兩。”
“這些稅銀中沒有押運進京的,陛下可下旨讓他們將銀兩存入匯海票號。”
“如此一來,各地的匯海票號自然銀兩充裕,不但擠兌可解,甚至能讓朝廷提前收上稅銀,用作平叛之用。”
“等到匯海票號穩定下來后,自然能從容收回貸款,支撐朝廷用兵!”
“如此一來,豈不兩全其美?”
一番話侃侃而談,讓朝堂上聽到的許多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崇正帝,因為這幾年來一直在查虧追欠,對于銀兩的事,更是極為精通。朝堂上還有一些大臣沒明白賈蓉的話,崇正帝卻已經完全聽明白了。
此時,他不但將利用寧國府財產渡過擠兌的想法拋得遠遠的,甚至從賈蓉的這個建議中,看到了充實中央、削弱地方的妙法——
如果各省、各州、各府的稅銀都隨時通過匯海票號押運進京,地方上的官員縱然有心反叛,又有什么錢財呢?
而且,因為匯海票號是由內務府掌控,如果匯海票號掌握了各地押運進京的銀子,戶部對銀兩的使用,自然就受到內務府的制約。對于一心查虧追欠、懲治貪腐的崇正帝來說,多一種管理銀子使用的辦法,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察覺到這樣做不但能增強朝廷的實力,甚至能增強自己的權力。崇正帝不待朝臣反應過來,立刻大聲贊嘆道:
“好!”
“以后各地稅銀,都必須通過匯海票號押運進京。”
“大小官吏,都不得推諉阻攔!”
想要將這件事確定下來。
不過,崇正帝反應雖快,朝堂上卻并非沒有聰明人。尤其是戶部尚書,因為職權相關,更是第一時間察覺到,如果各地的稅銀都先存入匯海票號,那么即使在押運進京后,戶部也不見得能見到這銀兩。
因此,在聽到崇正帝的命令后,他雖然知道這種加強朝廷權力的辦法無法被阻攔,卻很快拿匯海票號說事道:
“陛下,賈侍講此策雖好,匯海票號卻實在不堪大用。”
“不如由朝廷組建新票號,專門負責此事!”
想要將事情的主導權,重新抓回戶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