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和寧榮二公之靈溝通時,聽他們說因為前些日子兵變時皇城出了岔子,龍庭那邊對京城的城隍很是不滿。”
“再加上京城城隍本就是前朝冊封,出了這件事后,他的位子已經有些坐不穩了。”
“所以榮國公之靈想趁機謀取一下城隍,把陵墓和族人的籍貫遷過來,更方便他行事!”
寧榮二公之靈想要謀取城隍的想法,并不是這時才有的。而是十多年前,賈蓉就聽他們提到過。
如今,因為賈蓉的密謀讓他們得了機緣,讓賈蓉頗感意外的同時,對于那晚的事,也多了一些后怕:
“好在我那晚一直沒用道法,做事時也一直隱藏行跡。”
“無論龍庭還是城隍,應該都查不到我頭上的!”
不過,即使如此,賈蓉這些日子也多了一些注意,甚至連在府里練箭的事,都以公務繁忙為由給變少了——
所做所為,都是避免引起注意!
這些內情,賈寶玉自然是不知道的。不過,他在聽到賈蓉的解釋后,已明白無論是否有人反對,遷籍這件事情都是必須要完成的。
他和賈蓉要做的,只是找個理由,讓這件事變得更加合理而已!
“遷到京城,其實對你們頗有好處。”
“如今榮國府已被奪了爵位,若想踏入官場,唯有科考一途。”
“江南科考的難度眾人皆知,京城這邊,競爭就沒那么激烈了。”
“所以,趁著如今沒有爵位,把籍貫遷到京城,對你們榮禧堂賈氏,可謂大有好處!”
賈蓉心里面早就盤算過這件事,此時說起來時,自然頭頭是道。因為這些年一直將祭田的收益留在金陵供族人讀書進學,日積月累下來,金陵賈氏頗是出現了一批讀書人。這些人雖然大多天資不高,但是人數多了,總有一些在科舉上有些天分的。
根據賈蓉所知,金陵賈氏那邊,雖然還沒有人考取舉人,考取秀才的卻已經出了十多位。這些人在江南那邊考取舉人或許還差了點,來到京城之后,幾率就一定大大提升了。
所以,賈蓉讓賈寶玉以此為由,推動這次遷籍。
賈寶玉從來沒有去過金陵,對于金陵的族人,自然沒有什么概念。此時,聽到賈蓉所言,他還是有些顧慮道:
“即使如此,也不會所有人都同意吧?”
“他們在金陵有家有業的,不一定想遷到這邊!”
賈蓉道:“那些不愿遷來的,若想轉入我們寧安堂賈氏,這次我就一并接收了。若是不想,讓他們自立門戶也可。”
“還有祭田那邊,我這些年在京城置辦了不少土地,前些日子朝廷發賣抄獲的土地時也買下了一些。這次就用京城的土地和那邊等價置換,這樣你們在京城有了祭田,我在南方的祭田也能再擴大些。”
“還有銀兩上面,金陵的榮國府祖宅這次沒有被抄。你們遷到京城后,估計以后也不會回去了。我就再出十萬兩,和先前借給政老爺的十萬兩一起,把這座宅子給買下來。”
“不知寶二叔以為,這樣安排如何?”
眼見賈蓉方方面面都考慮了,賈寶玉還能再說什么,只是連連點頭,不斷贊同而已。
甚至,就連賈蓉所說的讓他隨著金陵賈氏族人一同赴考的事,也在迷迷糊糊之中,點頭答應下來。
讓他在之后的一段時日中,頗是后悔莫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