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這時候已經知道盧俊義是個勁敵,擔心這次下山攻城的事有了變數,如何肯讓李逵這樣的莽漢下山湊數。因此和吳用計議一番,選了林沖、呼延灼、花榮、劉唐、史進、徐寧、解珍、解寶、韓滔、彭玘十人做正將,燕順、呂方、郭盛、孔明、孔亮、王英、張青、孫新、石勇、郁保四十人做副將,隨他一塊兒下山。
至于水軍接應的人,因為阮小七方才出言支持盧俊義,和他相熟的公孫勝此時也在盧俊義那邊。宋江并未選擇阮氏兄弟三人,而是讓李俊帶著童威、童猛隨他出動,以免這幾個人,又被盧俊義拉攏去。
盧俊義見宋江那邊已經點好將領,自己和公孫勝、朱武商量后,選了關勝、楊志、索超、魯智深、武松、楊雄、宣贊、單廷圭、魏定國、郝思文十人做正將,燕青、石秀、孫立、楊林、歐鵬、凌振、馬麟、鄧飛、時遷、白勝做副將,隨他一塊兒下山。
至于水軍頭領,因為關乎退路,還有錢糧安危,盧俊義在公孫勝的引薦下,選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駕船在后接應。
其余頭領并受傷者,留在梁山泊中,看守山寨門戶。
如此調撥已定,忠義堂中氛圍,終于輕松幾分。見此,吳用又目視裴宣,讓他拿著鬮兒,請宋江和盧俊義抓鬮兒。
盧俊義和宋江推讓一番,最終以宋江年長,率先抓了鬮兒。隨后,盧俊義也拈起鬮兒,展開看了起來。
“東平府!”
“員外好運道!”
看到盧俊義抓到的鬮兒,公孫勝賀喜道。盧俊義或許不清楚,但他在梁山泊已久,如何不知道東平府就在梁山泊的邊兒上,東昌府卻距離梁山泊還有很長一段陸路。
因此,公孫勝見到盧俊義抓到好鬮兒,又想到自己師尊傳過來的信件,心中愈發確定,盧俊義是天命所歸,有機會成就大業!
盧俊義這邊高興,宋江、吳用那邊,就有些皺眉不解了。尤其是吳用,他本以為裴宣是個讀書人,是個有眼色的,沒想到這次抓鬮兒,他竟絲毫沒動手腳,當真是應了“鐵面孔目”之名!
只是,事已至此,兩人也只能認下此事。吳用又提議道:
“因為路途不一,免得一方未至,另一方已破了城池。”
“哥哥和盧員外那邊,應該約定時日,然后同時攻城!”
這么一說,盧俊義這邊頓時有人不愿了,眼看燕青和石秀就要跳出來,盧俊義攔住他們,道:
“學究所言甚是!”
“盧某之見,也是同時攻城。否則一城先攻,另一城有了防備,豈不壞山寨大事!”
言語間大氣凜然,盡是為山寨考慮。
這番話不但讓眾人叫好,就是魯智深、武松等人,盡快心中還對盧俊義有些不忿,此時也不得不承認盧俊義心胸寬闊,可為山寨之主!
因此,兩人心中,也沒有了出工不出力的想法,打算聽從盧俊義吩咐,和眾人同樣出力。
盧俊義不知道自己只是一番話,就讓兩個耿直的好漢轉了心思。此時正和宋江言笑晏晏,說著出兵之事。
因為宋江路遠,又在山寨中經營多年,兵甲器仗齊全。沒過多久,宋江挑選出的將領,便已將兵馬整頓完畢,由宋江、吳用帶著,出兵攻打東昌府。
盧俊義這邊,則讓通臂猿侯建等人趕制旗幟,豎起“河北玉麒麟”、“梁山盧俊義”的大旗,讓士兵都換成“梁”字旗號,這才出兵東平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