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說燕云?”
見到盧俊義畫出河北、燕云地圖,林沖皺著眉頭,說道。
他在東京之時,沒少聽到收復燕云的傳言,甚至神宗皇帝還留下遺訓,復全燕之境者王。道君皇帝欲成就一番功業,很難說不會想著燕云。
只是,想到遼國實力,林沖又皺著眉頭,道:
“宋遼之間,自澶淵之盟以后,百年不聞大戰。”
“如今皇帝欲向遼國用兵,難道就有著必勝把握嗎?”
想到東京城中的禁軍,林沖連連搖頭,絲毫不抱希望。作為曾經的禁軍教頭,林沖如何不知道東京城的禁軍雖然說是八十萬,實際戰力卻連國初的二十萬禁軍都不如——
這種兵馬,如何能指望他們收復燕云!
盧俊義聽到這疑問,卻是哈哈一笑,在燕云北邊畫了幾下,寫上一個“金”字,道:
“以往沒有把握,但是最近幾年,遼國北邊,卻崛起了金國。”
“如今,遼國和金國幾番大戰,已經盡數敗北。”
“所以朝廷上下,便看到了機會,想要在遼國大亂時,趁機收復燕云。”
“林師弟,你說這個時候,是不是我們謀招安的機會?”
聽到這番解釋,林沖心中疑惑,終于解了開來。雖然對金國如何還有些一些疑惑,他卻點了點頭,道:
“若是有金國在,朝廷想和金國夾攻,收復燕云之事,倒也說得過去。”
“昔年先帝在位時,曾想收復燕云,因此招安了十節度。”
“如今陛下同樣有意燕云,我們梁山泊在這時候謀招安,確實可謂良機!”
說著,他向盧俊義恭喜道:
“恭喜哥哥,得逢如此良機!”
武松皺著眉頭,同樣恭喜了一番,卻又道:
“哥哥,既然朝廷招安我們是為了收復燕云。”
“莫非我們以后,還要北上遼國?”
心中對于此事,有些不知所措。若說去打遼國,武松心中是千肯萬肯。只是,想到要離開梁山,他心中又有些不愿——
對他來說,梁山泊就是他如今的家。離了這里,他實在不知道,自己以后去哪。
明白武松顧慮,盧俊義哈哈一笑,向武松道:
“我們這次招安,是想向朝廷謀取一地,作為梁山泊的根基。”
“因此,即使招安成功,朝廷要派兄弟攻打遼國。梁山泊里,卻仍要有人守著。”
“到時,若我不得已外出的話,梁山泊里,可就勞兩位師弟守護了!”
作為新任寨主,又到梁山不久,盧俊義在梁山泊的心腹,實在稱不上多。
所以,即使和林沖、武松剛相認,盧俊義對兩人仍舊委以重任。他相信,畢竟在梁山泊這個義氣維系的山寨,有著師門大義在,林沖、武松二人,即使對盧俊義沒有完全效忠,卻也絕不會輕易背叛他——
這,也是他為何不選他人,單單讓林沖、武松二人,統領守備軍和巡警司的原因。
果然,見盧俊義委以如此重任,林沖、武松二人,心中滿是激動,齊聲向盧俊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