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頭,聽說此次觀兵,元帥欲仿照朝廷軍制,任命軍都指揮使和指揮使。”
“不知招安以后,是否按這個軍職授官?”
就在盧俊義將招安的消息放出后,梁山泊中,一些以往對觀兵還不重視的頭領,頓時熱切起來。
尤其是那些降將,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在朝廷之中任職。紛紛放下矜持,找人打探起來。
呼延灼曾經擔任過都統制,對一個軍都指揮使,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不過,他如今已在梁山落草,在韓滔、彭玘等人攛掇下,也只能放下顏面,找到林沖這個盧俊義剛認的師兄弟,打探起了消息。
林沖是盧俊義的師弟,又是盧俊義任命的觀兵的總指揮,對于招安消息,確實知道一些。
聽到呼延灼這個以前的都統制都來找到自己打探,他心中有些得意的同時,按照盧俊義的吩咐,回答道:
“雖然招安的旨意還沒下來,但是元帥那里,已經得了準信。”
“所以,元帥想要在這次整軍時,將整個梁山的兵馬,按照大宋軍制整頓。”
“以后朝廷招安時,若是對各位頭領有封賞,也會按此辦理!”
聽到自己知道的消息從林沖這里確定,呼延灼臉上喜色,再也壓制不住。他知道,憑自己出身家世,只要招安成功,就能重返朝廷。
因此,呼延灼大喜之下,向林沖道:
“林兄弟,你我都曾是朝廷軍官,相互不需多禮。”
“若是元帥有什么差遣,盡管找我就是。”
“旁的不說,呼延灼在朝廷軍中,還有幾個故舊!”
想要通過林沖,向盧俊義表明忠心。
林沖聞聽此言,心中頓時大喜。想他東京城中一個教頭,雖然在江湖上有“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美名,但論朝廷官職,卻和呼延灼這個名門之后相差甚遠。
如今,因為和盧俊義的關系,他就能夠和曾經擔任都統制的呼延灼平等相交,心中怎不歡喜!
“呼延兄弟言重了!”
“林某若無要事,怎敢麻煩兄弟?”
說著,他正想客套一番,腦海之中,卻又想起了一件事。轉而讓人取來一份聘書,向呼延灼道:
“正巧,我這有元帥交待的一件事,需要麻煩兄弟!”
呼延灼聞言大奇,又不知林沖所說何事,急問道:
“什么事情,還能為難到林兄弟?”
說話間,林沖命人取的聘書已經拿來。林沖將其展開,解釋道:
“呼延兄弟,想來你能知道,梁山泊中頭領,大多出身草莽。”
“因此,眾位兄弟之中,多有不識字者。”
“元帥擔心接受招安以后,兄弟們連軍中文書都看不懂。”
“因此,他想在梁山泊建座講武堂,教導各位兄弟識字。”
“呼延兄名門之后,若能擔任教習,豈不是樁好事?”
說著,他就問呼延灼的意見。若是呼延灼答應,他就在聘書之上,寫上呼延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