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岳飛!”
“師父的三弟子?”
聽到岳飛自稱,早猜出他身份的盧俊義,急忙抓住岳飛,詢問道:
“師父是怎么死的?”
“如今葬在哪里?”
就要讓岳飛領路,帶自己前去祭拜。
岳飛見盧俊義如此心急,只得一邊領路,一邊向盧俊義解釋,說些周侗病死的事。又向盧俊義介紹了自己的伙伴王貴,說他曾受到周侗指點。
對王貴這個岳飛的左膀右臂,盧俊義心里還是頗為看重的。雖然這個人后來沒有隨岳飛一同赴死,卻只能說形勢所迫。即使有貪生怕死之嫌,也不應過于苛責。
“若是能把這兩個人招過去,我在梁山泊中,便又多一支嫡系。”
“以后遇到金人,也不用絲毫擔心!”
心中熱切,盧俊義卻絲毫沒有提起招攬的話,而是讓柴進、燕青準備祭品,到周侗墳前祭拜,又大哭了一場。
見盧俊義如此悲痛,岳飛、王貴等人,想起師父在世時的教誨,同樣在墳前大哭起來。
幾人痛哭一場,又有岳飛的父親岳和、母親姚氏,得知岳飛的師兄前來,急忙趕了過來。
兩人都知道盧俊義的身份,又知道這時他已經上了梁山泊,心中既覺親近、又覺得有些不安。岳和道:
“不知員外前來,岳某未曾遠迎,還望員外恕罪!”
不提盧俊義的身份,只稱他為員外。
盧俊義見岳和對自己親近中帶著疏離,已經他的想法,哽咽著道:
“盧某此番去東京走了一遭,歸途中聽說師父在相州,這才尋了過來。”
“不料天不假年,師父已經仙去,當真痛煞人心!”
說著,他又講起了周侗往事,和岳和、岳飛等人,還有梁山泊的頭領,回憶起自己師父。
眾人見盧俊義如此悲痛,都是紛紛勸解。岳和見他似乎真的只是來祭拜周侗,擔心了去了幾分。想起盧俊義之前的話,道:
“員外去了東京,不知所為何事?”
“東京雖好,對員外可有些不太平啊!”
對盧俊義這個山寨首領去東京,感到極為好奇。
盧俊義就是等他來問自己,當下將自己去東京謀招安的事,向岳和講了出來,道:
“北方金國興起,正在攻打遼國。”
“盧某見朝廷有意聯合金國滅遼,想趁機謀個出路,為大伙兒謀個前程!”
岳和聞言大驚,不知是真是假。他雖在鄉間稱得上頗有見識,卻到底消息不靈通,對于金國的事,如何能夠得知。
想到河北離著遼國不遠,他擔心宋遼金之間的大戰,波及自己家鄉,岳和急忙問道:
“金國和遼國交戰,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難道堂堂遼國,竟然敵不過金國?”
雖然澶淵之盟之后,宋遼之間已有百年不聞大戰,但是當年遼國南下時的可怕,卻仍在河北流傳。
尤其是相州這一帶,因為和澶州距離不遠,鄉間老人,多有聽長輩說過遼人可怕的。
如今聽宋遼之間,有可能再起大戰。岳和頓時也顧不上其它,向盧俊義問了起來。
岳母、岳飛和王貴等人,聽說這件事后,同樣極為關心。尤其是岳飛、王貴兩人,頗有些躍躍欲試,似乎想趁機立功。
盧俊義自己就是河北人,哪會不知河北人對遼國的看法。見到岳和和岳母擔憂的神情,還有岳飛和王貴的躍躍欲試,他心中已經知道,如何勸說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