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一視角下的觀劇,解釋起來就比較麻煩了。”黑貓又跳到“第一視角”四字上。“你不是一直懷疑9月22日晚自己到底是在做夢,還是在看幻想劇都不是。你只是在觀劇而已,以第一視角進行著觀劇。”
李銘的嘴唇微動。
“別打斷我,這解釋起來著實麻煩。”黑貓不給他任何插嘴的間隙,“9月22日晚,你回房之后看到了倒在地上的馮華。之后,你以為是自己病發,就吃完藥躺到床上睡了。這一段過程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在于那之后,你就開始以林艨的視角進行觀劇。”
“在你開始觀劇時,你就已經根據現實世界創建了一個劇本。或者可以理解成,你拿到了一部電影的膠卷。接下來不論你做什么事,都是在新的劇本上進行,與原劇本無關。你觀劇開始的時間點就是時間軸的。在前,兩個劇本的背景、角色、故事完全相同。在后,你替換掉了林艨的角色,根據世界的自動修正,林艨則會成為一個新角色。你可以開始提問了。”
李銘端起酒杯,“之后就是寫同人”
他大致明白了黑貓的意思,假如觀劇前的世界是一個劇本,它被拍成了一部電影,那觀劇之后,就是在電影的膠卷上剪下后半部分,再接上自己拍攝的部分。
“可你先前還說觀眾的定義就是在觀眾席上看演出。對戲劇進行干擾的是導演和演員。”復制新的劇本并對新劇本進行修飾,也是干擾戲劇演出。
“那是指最初版本的戲劇,也就是導演手上的底片。你拿在手上的不過是發售于市面上的版本。雖然內容一模一樣,可到底不是同一份膠卷。你對你買到的市面版再怎么修改,也不會影響導演手中的底片。”
“底片現在在哪兒”
“不知道。可能被扔在垃圾桶里,可能被導演燒了,可能扔在馬路被誰撿了回去。”
如果將世界看作電影,在觀劇開始前有一個導演擁有的最初版本。而當觀劇發生,電影則被復制成無數個市面版本。這些被復制的電影膠卷在李銘意志投影時被剪下。李銘可以按照原有的劇本,自己拍一段一模一樣的劇情接上,也可以拍攝自己創作的劇情接上。但不論哪種劇本,都與最初版本無關。
這種敘述與一部李銘曾經玩過的海貓鳴泣之時的設定極為相似。六軒島殺人事件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之后魔女給戰人看的不論多么真實,都是她自己編造的劇本。他們追尋的真相也不一定便是事實,而是他們根據觀測,最后推導出的自己愿意相信的結論。
“等等。你的意思是指人的一生其實是早已寫下的劇本”不論是觀看也好,還是改編也好。二者都擁有一個共有的前提,那就是最初版本的劇本已經完成的前提。
“可以說,是吧。”黑貓不以為意地晃著尾巴。“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劇,而他生命的不同時期則是戲劇表演的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