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謎”
“不錯。正是字謎。”李銘提筆寫下游仙詩后三句。“帝王舉手摘星辰,星隕凡塵未得生。這帝王、凡塵均為障眼法。此句重點在于星字,前半句有星,后半句亦有。上半句摘下星字,下半句星未得生”,即尚未獲得生字。星下去掉生字,為日。”
李銘于一旁寫下“日”字。“乞兒覓得桃源處,桃源處下雞鴨棚。此句詹兄讀起來可有怪異之感”
詹知答道,“有。上半句并無不妥,下半句卻一竅不通。桃源本為地名,桃源之下便為泥土。又怎會有雞鴨棚”
“詹兄又是將它作為實景思考。事實上此句與桃源無關,換做任何地方均無不同。關鍵卻在處字。處下有雞鴨棚,聽來匪夷所思。可如果將之作為字謎,便是處之下還有一字。此字為何”
“雞鴨棚。雞鴨棚又為何字諸位往下一觀。下一句,便為宴去歸來觀岑寂。說明乞兒于桃源赴宴。今去何日盼山歸,講的便是乞兒赴宴之后,盼望桃源再度歸來。他盼山么盼桃源么不他盼的是宴宴上做甚吃乞兒于桃源尚可吃,離開桃源只剩乞,故而他留在桃源的那字便為口處下加一口為咎。”
李銘又于“日”字后寫下“咎”字。“前有三句,后也該為三句。故而僅剩一字。宴去歸來觀岑寂,今去何日盼山歸。此句卻是無需多想。岑字去今即為山。山字歸來即為岑。故而這最后一字,便是山。”
李銘寫下最后一字。三句合為“日咎山”
“日咎山”詹知以手指輿圖,“我知它在何處。昆山之南,沅溪之北。綏州平德縣。正于方才那條線上。另外,公子該練字了。”
“即刻啟程。”周稽立即吩咐下屬準備車馬。
自唐華道至日咎山,最快也需十日。常人舟車勞頓,定身體不適。
好在周稽一路隨行,錦衣玉食、車行平穩。有他照應,倒無不適之處。
“李兄,那黑衣人身上莫非另有隱秘不然你為何只打暈,不處置”周稽問道。
“并無隱秘。不過練手之物。”
“練手”詹知放下茶盞,笑道。“公子有向武之心我倒可以授你幾招。”
“哎。小兄弟,莫聽他言。學了他心法,他便可自稱汝師,你便為春秋山弟子。這名頭一甩,一生便逃不掉了。武藝高絕又有何用不過作打手行當。千萬兩一出,門派宗師盡歸我手,聽我號令。”
“周兄言之有理。不過此乃我之夙愿,不足為外人道。哦,詹公子亦不必如此客氣,我只想試些三腳貓功夫,未有修習武道之念。”
“李公子言盡于此,我亦不會多勸。若有朝一日,公子反悔,盡可來我春秋山。我必恭候大駕。”
休憩時分,李銘果真于院內潑醒黑衣人。黑衣人不明就里,方睜眼便見一柄飛刀。
狼狽躲開后,見是李銘,忙跪地求饒,“大俠饒命我鬼迷心竅,得罪大俠您還望您寬宏大量饒我一命”
李銘又拿起飛刀,“我會寬宏大量,嗯九日后。”
九日黑衣人怒火陡生,卻又一柄飛刀飛來,他見當日斗篷人不在,又覺內力暢通無阻,心中發狠,跑至李銘身前,向其一掌拍出。
李銘往右一躲,回手又是飛刀。
黑衣人又拍了數十掌,越發心驚。只因他每一掌均被李銘躲過。起初,李銘尚且狼狽逃竄,次次擦過邊緣。后來他身行越發飄忽,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