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厚,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三排長了,但你給我記住一點,你在我心里還遠沒有達到排長的要求,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有空多去找找秦東升,人家好歹識文斷字。”
“連長,你讓我去找那個酸秀才識字多能打仗嗎”
典厚這兩天不是沒接觸過秦東升,這人跟大男人說話都害羞,這樣的人能帶兵打仗鬼才相信
“你典厚從娘胎里生出來就會帶兵打仗從現在開始,我給你一個任務,每三天認識二十個字,你要是做不到,你這個排長也就別當了,在我手底下當軍官,必須認字。”
當今華夏,文盲程度太高了。文化程度有限,也就意味著將來你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有限。
“我告訴你,一旦將來秦東升學會了帶兵打仗,你覺得你在其他方面還有什么能夠比得上他,將來人家會指著你的后脊梁骨說,帶兵打仗竟然不如一個秀才,要不是跟著連長早,他連個排長都當不上。”
趙志國這一句話真的是刺激到了典厚。
他從心底看不起秦東升這樣的人,連槍都拿不穩,怎么上戰場。
趙志國之所以這樣安排,自然不是為了典厚一個人。
典厚帶兵打仗的能力比秦東升強,這自然不必說,當兩個人湊到一塊,秦東升也能夠跟他學習帶兵的本領。
兩個人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對誰都有好處。
在趙志國的激將之下,典厚也成為了一個勤奮學習的人,只要沒有任務,他就拿著半個鉛筆頭來找秦東升學習。
因為趙志國又給秦東升布置了任務,秦東升在教典厚認字的時候,也向典厚學習帶兵打仗的本事。
空閑下來,趙志國也開始琢磨他們的防御工事,他自然借鑒了不少關于后世的防御體系,比如塹壕戰和坑道作業的結合。
在趙志國奮戰了幾個晝夜之后,他終于畫出了一份詳細的圖紙。
“連長,你這是把整個山給打穿了”秦東升問。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跟文化人交流,少費多少口舌咱們全連這么多人,你還是第一個能看懂我畫的圖紙的。”
在典厚和幾個老兵面前,趙志國從不吝嗇對秦東升的夸贊之詞。
秦東升在這些打過仗的老兵面前,本來就缺乏自信,趙志國的夸獎,一是讓秦東升樹立自信,二是幫著他在戰士們面前建立威信。
典厚幾個人臉上總是寫滿了不服氣,但又沒辦法,一百四十多人的隊伍中,似乎除去趙志國之外,還真沒人比秦東升懂得知識更多。
“我去山上看過了,山石堅硬,這種坑道作業肯定很困難,但是一旦打起仗來,坑道可以做半永備工事,甚至是可以做永備工事。”
趙志國簡單的講述了他的想法。
“連長,您能不能別講得這么深奧啊,我們幾個沒聽懂。”
典厚拿著半截鉛筆,急的抓耳撓腮。
趙志國早就看到典厚跟幾個老兵交頭接耳了,知道他們沒有聽懂。
“行了,今天就先講到這兒,我考慮考慮弄個我們防區以及附近地形的沙盤,然后再繼續給你們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