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一轉眼便到了三月初。
三月三,黃道吉日。
這一日,李靖作為行軍總管,點兵調集大軍出戰。這一次出戰的,并非以往那樣大規模的征募十數萬府兵,只有三萬人,一萬是百姓出身的府兵。即便如此,也都是精銳。其余兩萬人,都是常規軍,是軍中的精銳。
只有三萬人,但實力卻不弱。
最關鍵的是,李靖作為行軍總管,此番率軍北上討伐突厥,要覆滅頡利可汗,還得運作一番,而且李靖全權負責,是可以調度北方各道軍隊的。所以有三萬人對李靖來說,雖說有些少,但能調度各方,勉強還是足夠使用的。
杜啟也隨行。
他不僅是參贊軍務,而且軍中糧食、軍餉都,都是歸他管。
毫不客氣的說,杜啟就是大管家。
大軍在長安城城內誓師出征,浩浩蕩蕩的自北城出長安,然后北上往蒲州去,經由蒲州北上,往代州北面的朔州去。
這一戰的大本營,定在了朔州。
李靖率領的大軍要在朔州駐扎,然后再一一謀劃對付
突厥。
軍隊北上,一路順路。
而軍中的伙食,那是極為不錯的,主要是包子、饅頭。因為這樣的食物容易蒸煮,而且消耗不多的面粉,就可以蒸出包子、饅頭,加上黃饃饃等,這些面食吃下去后,不容易餓肚子。
除此外,也還有肉湯。
這是杜啟的安排。
上戰場不能餓了士兵的肚子。
換做其余的戰事,實際上,不可能有這樣的伙食,能有干糧吃能有面餅吃,已然是不錯了,如今的軍中,除了包子、饅頭、黃饃饃、肉湯外,還有臘肉、豬肉、羊肉等隔三差五的打牙祭,可謂是極為不錯的。
這樣的一個待遇,軍中士兵都斗志昂揚。
三月十八,軍隊進入絳州。
入夜后,月明星稀。
營盤布置妥當后,絕大多數的士兵,都已經是休息。中軍大帳內,卻是油燈亮著,李靖還在看地圖研究和突厥的戰事。
除此外,還有諸多北方關于突厥的情報,也一一送來,送到李靖的手中,供李靖翻閱,以便于李靖能掌握戰場上的
消息,做出最佳的安排。
李靖看了一會兒資料后,停下來吩咐道“來人,請杜參軍來議事。”
杜啟參贊軍務,李靖稱之為杜參軍。
士兵去通知,不一會兒,杜啟來了。
杜啟見到李靖,輕笑道“李總管,雖說如今開春,是三月初的時節。可春寒料峭,您老可得注意身體。”
李靖如今,是年近六十的人。
在軍中是中流砥柱。
他更是大唐的軍神。
杜啟對李靖,是極為尊敬的,而且能和李靖搭檔,對杜啟來說也是不錯的安排。
李靖輕笑道“老夫身體還算硬朗,再說了,有你弄出來的羽絨服,也不算冷。這雖說三月春寒料峭,有些影響,實際上影響也不大。”
杜啟道“那就好。”
頓了頓,杜啟言歸正傳道“不知道李總管請我來,有什么事情”
李靖沉聲道“把你喊來,是問一問,你對這一戰有什么想法。因為當前的情況下,我們一路北上,暫時不會和突厥交鋒,你有什么主意沒有”,,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