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李世民則是開始處理政務,把李靖返回后的各項政令安排完,便帶著文官武將,齊齊往凌煙閣去。一眾人來到凌煙閣內,這才賓主落座,而且又有諸多的侍從魚貫進入,送入了酒水和美味佳肴,除此外,一個讓百官都意外的人出現了。
那就是李淵。
自從李世民登基后,李淵就已經是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中。
如今,卻是再度來了。
不過百官也清楚,這是慶賀,所以才把李淵喊來。
李世民這一次慶賀,他端起酒樽,遙敬所有人,道“諸位,我大唐開國至今,能在短短時間內,就橫掃突厥,離不開你們的付出。這第一杯酒,朕敬你們。”
“謝陛下”
一眾人端起酒樽,齊齊飲酒。
李世民喝了第一杯酒后,又端起了第二杯酒,再度道“這第二杯酒,朕要敬的人是杜啟。這一戰能覆滅突厥,杜啟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早些年,突厥雁門之戰,仰賴杜啟謀劃,覆滅突厥十萬之眾,削弱了突厥的實力。一戰之后,為大唐的興盛,奠
定了基礎,也削弱了突厥的發展。”
“若無這一戰,便沒有今日的輕松。”
“所以這一杯酒,當敬杜啟。”
李世民端著酒樽,向杜啟敬了一杯酒,便仰頭一飲而盡。
杜啟連忙回禮道“謝陛下。”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這是獨一份兒,所以杜啟這里,也是臉上有光,倍感榮耀。尤其坐在下方的杜如晦,也是更覺得與有榮焉。
因為得到嘉獎的是他兒子。
杜如晦甚至覺得,他能感受到這一個個人,看向他時那種欣羨神情。
沒辦法,這是他的兒子。
誰讓他兒子優秀呢
李世民又端起一杯酒,這一次他是看向了李靖,說道“此戰統籌安排,仰賴李靖,因為他全盤安排,且大膽出兵,才擊潰了突厥,又截斷突厥。所以這一杯酒,敬李靖,因為有李靖的統籌安排,才有這一戰的結果。”
李靖連忙站起身,道“謝陛下。”
他也是一副激動樣子。
沒辦法,這等于是論功行賞,如今涉及到他的嘉獎,
所以李靖是無比激動的。立功、立德、立言,他雖說不能立德、立言,但能立下大功勛,這一輩子便足慰平生了。
李世民三杯酒下肚后,卻是看向了杜啟,笑吟吟道“二郎,今日是慶賀。這有酒有肉,卻是不能沒有詩歌,可有助興的詩歌”
一雙雙目光,齊齊看向杜啟。
誰都知道杜啟的才學。
不僅是杜啟寫的小說,更有杜啟做的詩賦。
杜啟才名人盡皆知。
所以一個個又是期待。
杜啟思索一番,他看向今日頗有些得意,甚至于,隱隱有些得意忘形的李世民,再想著自己對于未來的規劃,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杜啟正色道“陛下,臣卻有一首詩。”
李世民道“快快道來。”
杜啟卻沒有立刻說,反而是說道“陛下,這一首詩其實,并非當下所做,而是在大軍凱旋而歸時,臣意有所感,所以才有的。實際上,這一首詩卻并不應景,甚至不適合當下慶賀的場面。所以,臣認為雖說有一首詩,還是不說吧,免得大煞風景。”
杜啟一貫是杜抄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