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正希的想法
軍中的事情,杜啟暫時沒去管。他相信薛仁貴等人,足以穩定軍中的局面,也足以化解眼下的危機。等回到王府中,天色已經晚了下來。
易福生、袁胤在縣城內,是有住宅的。杜啟讓兩人先一步回去休息,至于余得水、柳正希和郭孝正在縣城內沒有住宅,便暫時住在王府,只能后續再安排宅子。
晚上的時候,杜啟沒有立刻休息,而是把自己前段時間一直撰寫的資料,全部一一擺放在書房中。除此外,杜啟對伊吾城的改造也即將進行。
如今的伊吾城,算是立足之地。
是征程的。
更是杜啟的根基,必須要夯實。
杜啟在梳理思路時,柳正希再度來了。他進入書房中,杜啟擺手讓柳正希坐下,杜啟率先道“柳先生,趕了一天的路,長途跋涉過來,還不準備休息嗎”
柳正希道“殿下,卑職這次來,是關于開科取士的事情。”
杜啟道“說來聽聽。”
柳正希說道“眼下的伊州官場,實際上滿員的。因為要開科取士,要把更多的人安排到一州的官場上,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拔掉一部分原本的伊州官場官員。否則,招募到無數的人,安置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王府雖說能容納一些人,但總體來說,不可能容納太多的人。”
杜啟道“你的意思是”
柳正希的眼中,掠過一道精光,道“殿下,最簡單以及最便捷的辦法,是由郭孝正徹查官員,調查諸多違法亂紀的事情。一方面斬殺違法亂紀的官員,可以向百姓展示殿下的決心,另一方面騰出許多的官員位置來,讓有能力的人充任。”
杜啟想了想,吩咐道“事情可以安排,畢竟貪腐一事,是必須要徹查的。”
柳正希道“卑職明白了。”
頓了頓,柳正希再度道“殿下,您今天提到的開科取士,事情卑職當時其實有些不贊同。因為按照原本的規定,殿下提及的,其實不能稱之為士人,稱之為匠人更合適。這么多的匠人,一旦招募過來如何安排呢即便官場能消化一部分,可很多人不適合安排在官場的。”
杜啟正色道“柳先生,這些人招募過來,不是讓他們做官的,而是讓他們做研
究,讓他們能有所建樹的。”
“這么說,你或許覺得籠統。”
“簡單說一個道理,水泥的出現,是杜家的匠人最先有所發現。后來,本王提點了他一下,才出現了如今的水泥。”
“因為有了水泥,才有混凝土道路。以至于我們趕路時,能加快速度,對于地方的掌控也能夠加強。”
杜啟沉聲道“可以很肯定的說,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因為技術的提升,能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才能有所成就。把這些人調集起來,建立一個平臺,給他們施展才華和研究的機會,即便耗費一些錢財,都是極為劃算的。”
柳正希聞言,想了想就不再多言。
杜啟的話有道理。
雖說柳正希不認為,付出能成正比,但總歸要試一試的。如果按照杜啟的安排能行得通,那么好處也是巨大的。
遠的不說,就說水泥一事,就獲利無數。
杜啟繼續道“柳先生,我接下來會單獨成立一座科技院。所有征募到的人,進
入科技院中做研究,著書立說,闡述自己的學問,以及進一步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