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毅烤著火,緩緩道:“丞相,我們的大軍,按照行程,明天上午,就可以進入火國境內。這一次,陳燦面臨兩國的夾擊,估摸著,是必敗無疑的。我所考慮的,是咱們一旦抵達了火國的國都廣陰縣,一旦和夏國的軍隊遇上,雙方發生了沖突,到時候,局面就不容易控制。所以對于這一事情,我有一個想法。”
烏有道捋著頜下的胡須,笑道:“鄒將軍有什么建議,但說無妨。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鄒將軍是文武雙全,打仗是能手,出謀劃策一樣是厲害。”
鄒毅棱角分明的臉上,多了一抹笑意,卻是謙虛道:“丞相贊繆了,我在您的面前,那就是班門弄斧。”
烏有道笑道:“鄒將軍不必謙虛,你有什么建議,說說看,我們商量著辦。”
鄒毅神情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關于廣陰縣的情況,所以我的想法時,誰先抵達廣陰縣,且拿下了廣陰縣,那就是誰的。”
“當然,如果先抵達的人攻伐后,卻不曾打破廣陰縣。最終,是雙方抵達,然后同時攻破的,那就對半瓜分城內的錢財、糧食。”
“這,是我的一個考慮。”
“畢竟廣陰縣是火國的中心,有無數的糧草、錢財。在這般的前提下,如果是不提前安排好,等我們抵達了再安排,那就容易出問題。”
鄒毅說道:“丞相,你認為這一建議怎么樣呢?”
烏有道笑吟吟道:“不錯,不錯,這是極好的建議。在當前的情況下,這是最好的辦法,能避免我們和夏國發生沖突。雖說我南國上下,不懼夏國。可是能減少雙方的矛盾,能避免發生沖突,總歸是不錯的。如果還未覆滅陳燦,雙方就發生了沖突,那就是讓陳燦漁翁得利了。”
鄒毅說道:“丞相明鑒,我就是這么考慮的。總之,不能事先內訌。一旦事先就發生了內訌,最終只能是我們自己吃虧。”
“報!”
就在此時,卻是有士兵急匆匆的趕回。
士兵來到了鄒毅的身旁,稟報道:“鄒將軍,前線哨探傳回消息,請將軍閱覽。”
說著話,士兵遞上了一封書信。
這是剛剛送回來的。
鄒毅接過來,他翻開書信快速的看了一遍后,看向士兵,吩咐道:“繼續打探消息,務必要仔細打探清楚,不能出差錯。”
“是!”
士兵應下后就離開。
烏有道說道:“鄒將軍,前線的情況怎么樣?”
鄒毅說道:“剛剛傳回的消息,是我們的哨探沿途打探消息,卻是發現火國方面,在沿途各縣各處關卡關隘,竟是不曾設立軍隊鎮守。這就意味著,陳燦是放棄了地方上的抵抗,而是選擇要和我們全力在廣陰縣一戰。”
頓了頓,鄒毅繼續道:“所以在這一前提下,我可以斷定,從我們進入火國后,沿途遇到的各縣,我們只要是大軍一抵達,必然各縣投降,不會抵擋。當然,按照陳燦的考慮,肯定是這些投降的人,等陳燦自己擊敗了我們,這些各縣再又歸附火國。”
烏有道笑吟吟道:“陳燦的如意算盤,打得是挺好的,可惜,想得挺好,卻是不切實際,根本就沒有什么可操作性。在這一前提下,陳燦只能丟失對地方上的控制。有了這一前提,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控地方。被我們掌控的地方,不可能再歸順火國。陳燦好歹,也是一國的君主。他竟然是做出這樣傻乎乎的安排,真是不知道他怎么考慮的。”
鄒毅道:“人在困境中,就容易抱薪救火。只能說,陳燦想要借助廣陰縣鎮守的想法,那是大錯特錯的。如果不能節節阻擊,那就是自取滅亡。”
烏有道說道:“是這個意思。”
頓了頓,烏有道笑道:“甭管陳燦怎么考慮的,總之陳燦眼下的安排,對于我們來說,那就是極為有利的。我們這一次,就可以長驅直入。”
說到這里,烏有道卻是一下沉默了下來,陷入了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