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室里,學生們手頭跟進的項目往往不止一個,這樣產出的文章數才有保證。
畢竟現在的就業形勢嚴峻,對于博士生來說,文章就像硬通貨,手頭攢的文章越多,日后面試好崗位的時候也能更有底氣。
而和普通項目相比,人工智能解微積分的這個項目實踐性更強,除了有論文產出外,還能有實實在在的項目成果產出。
通常情況下,一篇論文發表出去,撐死了就掛上三個作者,一作、二作和三作,再后面的掛名作者基本上是不會被承認的。
但有實際產出的項目可以掛上更多名字,何況,如果真的能做出這個程序并趕超現有模型的運算速度,在國際上都會是一個技術突破,就算只能掛名在末尾,也都好過沒有。
所以ai實驗室里,有興趣幫著做數據的學長學姐很多,沈騰教授把他們分為了核心組,和外圍人員。
核心組主要是寫核心代碼并經由反復試錯改進,外圍人員則做一些相對簡單的數據處理工作。與科學院團隊競爭的核心,也正是由核心組負責。
周舟并不知道核心組的存在,但接連兩周接到的都只是繪制樹狀圖譜的活的時候,就已經隱隱感到奇怪。
而實驗組的其他學長學姐,為了能進核心組,更是已經搶破了頭,很多人接連在鴿城與京城兩地奔走,一有閑暇時間就過來,就是為了在教授面前刷存在感。
核心組并不是不缺人,相反,他們缺,缺一個在數學方面有專長的人,只是現在僧多粥少,多少人都眼巴巴地盯著這個位置,在沈騰教授不在的這段時間里,黃維教授嚴禁他們公開討論這件事情。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唯一的空缺名額給誰,將會直接關系到實驗室的內部風氣。
必須是一個真正有過硬實力的人,如果這個人的實力不足以服眾,對激發成員們的研究熱情很不利。
ai還處于初創階段,要是科研成果沒做多少,卻先盛行起裙帶之風,那基本未來也完蛋了。
目前的核心組三個人,文微微,蘇博一,王笛爾。
文微微和蘇博一關系比較好,但王笛爾在實驗室的風評,卻很有些奇怪。她沒和他有過過多接觸。
此時,文微微推門進去的時候,王笛爾,和另一個女生李心雨,正好也在黃維教授的辦公室里。
文微微不知道他們兩個也在。她心里一驚,已經后悔一時嘴快,把讓周舟加入核心組的話說出去了。
而周舟要是也在,就會認出,李心雨就是她方才打水時碰見的,個子稍矮的那位學姐。
黃維皺起眉“嚷嚷什么,你先把門關上。”
文微微也后悔自己的莽撞。她擠出一個抱歉的微笑,說“教授,要不您和他們先說,我過會兒再來。”
黃維沒出聲。
反而是王笛爾搶先一步“我們來,也正好是想說核心組的事,我推薦心雨。”
他戴著黑框眼鏡,眼睛很小,幾乎瞇成了縫兒,下巴處還有一點沒剃干凈的胡茬,讓人望去感到很油膩。
文微微沒有理他,直接轉向黃維“老板,原本我們核心組就缺人,何況現在科學院那邊的團隊又要橫插一腳,我們壓力更大,必須盡快確定人選才行。”
聽她這么說,王笛爾的臉上,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詭異笑容。他用手肘支著頭,看文微微,目光意味不明。
黃維把眼鏡摘掉,放在桌上,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高度近視讓他的目光看起來有些迷離與茫然。
黃維緩緩說“你說的沒錯,核心組是需要多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