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舟下場的時候,聽見兩位高二年級的音樂老師在低聲交談
“這可是高二13班啊。”
“就是,而且編排的節目也好切題,居然是主席的詩朗誦。”
幾位老師一致舉起了“過”的紅色圓牌,而還沒有哪個班級是像這樣能被一致通過的。
周舟想什么叫這可是13班啊,聽起來,似乎13班是非常榮耀而成功的一個班級。
這種帶著“果然如此”的贊嘆口氣,從來都是那幾個重點班的專屬。
她雖然一直喜歡著班上的同學,但畢竟,對于他們成績不好的事實,也是有認知的,能從老師口里聽到這樣的話,比直接聽到一句“13班真厲害”還要開心的多。
但周舟也不明白老師們這種態度轉變的原因。
顧艾就完全沒她那么多心思,只是一臉理所當然的笑“這有什么啊,不就是咱們的表演好唄。”
大小姐喜滋滋的,一襲輕盈潔白的芭蕾舞裙勾勒出她完美的身體曲線,從舞臺上走下來的樣子也像一只耀武揚威的漂亮孔雀。
周舟于是笑著摸了摸她扎得高高的丸子頭,覺得這樣驕傲又活潑的大小姐實在是很可愛。
因為省賽的成績要一直到十月中旬才出,而國慶節的腳步又愈發近了,大家都沉浸在濃郁的節慶氛圍里,就連競賽班的同學們都無心學習。
一天,教不等式的老袁講著講著,就扔下粉筆,嘆了口氣,卻又是笑著的“哎,你們哪,瞧你們這幅沒心思聽講的樣兒,不就是放個國慶假嘛”
于是大家哄笑成一團,紛紛表示自己迫切想為祖國母親慶生的心情。
畢竟,這可是七天長假啊,更別提十月一號還有盛大的閱兵儀式可以看。
而13班的節目,也在獲得出線后,被打磨得愈發精細。
當然,這并不僅僅是周舟一個人的功勞。
她雖然提出了對節目的最初構想,并敲定了朗誦表演這一題材,但其實對文藝演出這一類的事算不上了解。
周舟只是盡可能地還原了六十年代,聯歡會上的那種紅專表演的氛圍,好迎合當下歡度國慶節的主題。
所以,在高二級的幾位音樂老師,和班上文娛委員的共同討論修改下,在周舟的基礎上,給這個節目加入了更多現代元素。
何小文還寫了一小段抒情的文字,表達少年人對祖國母親深切的認同與充滿自豪的愛戀。
當何小文面帶羞澀,卻堅定地拿出這段詞,說可以試試放在后面誦讀的時候,班上同學才知道,她此前,居然獲得過作文比賽的全國一等獎。
而且,她寫的這段文字細膩又大氣,十分適合綴在末尾誦讀。
雖然登臺表演的只有朗誦的8人,加上2名芭蕾舞舞者,但為這臺節目所付出過心血與時間的人,真的不知道有多少。
這臺詩朗誦,真的可以說是13班眾人的心血結晶了。
就在萬眾期待中,9月30號很快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到來了。
當然不止是鴿一一所學校在慶祝。全省的各個學校、各個單位,基本都有舉辦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
周舟上學的時候,看見街道兩邊都張燈結彩,許多店鋪門口都懸掛了鮮艷的五星紅旗。
她想起小時候那首街頭巷尾傳唱的歌謠
“為什么國旗是紅色的”
“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它。”
那段旋律縈繞在心間,周舟的心情忽然就雀躍起來。
她進了教室,大家已經忙活成一片。
藝術節是下午舉行,上午還要上半天的課,但此時,班里的大家都在忙著清點演出要用的服裝道具,就怕到時候缺了漏了才聯系店家去補,會來不及。
每人是一套灰藍色的軍裝,女生有兩條綁頭發的紅綢帶,男生則是每人一把折扇。店家把衣服的細節做得很好,每人還附帶了白色的綁腿,扎緊褲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