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還只是查實驗室里的一些學生。
但周舟猶豫了一會,還是搖了搖頭,笑道“謝謝爸,但我們內部先找找看吧。”
她走前帶上門,見周望安仍望著這邊,就沖他揮揮手,喊道“放心不是什么大事。”
父親的關心讓周舟原本有些煩悶的心緒稍稍平靜。
然而幾乎是一走進實驗室的大門,她就感受到了分外慘淡的氣氛。
或許說慘淡也不太貼切,那是混雜著憤怒和失望的一種沉重情緒,壓得人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原本一進門就能看到的那幅絢麗的ed大屏上,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黑洞圖像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張白底黑字的exce表格截圖。
簡單的兩行,科學院鄧三團隊,ai沈騰、黃維團隊。
簡單的五列運算速度,湊微積分,換元積分,分項積分,分部積分。
科學院團隊的那一行,五列都被打上了勾。
而ai團隊的那一行,只有湊微、換元、分項這三列打了勾。
形勢不容樂觀,他們已經落后了這么多。
湊微、換元、分項、分部是解微積分最常用的四種方法。
這其中,又以分部積分最為復雜,它可以說綜合了前三種思路,同時又要求對是否分部有明確的判斷,所以計算機理解起來的難度也最大。
他們研究這個項目快一個月了,目前,湊微、換元和分項積分這三塊的正確率才剛剛過了85,分部積分的正確率更是只有慘不忍睹的20。
而國際上現有的atb模型,不但計算速度快,算積分的正確率還達到了驚人的96,即使是算最難的分部積分,也有89。
所以先前文微微在電話中說,科學院團隊已經能解分部積分了的時候,她會那么驚訝。
在普通人的觀念里,搞科研可能是高智商人士的專屬,但其實不然。
做研究的人,除了某些極特殊的,需要單打獨斗的項目之外,其余時候,都是非常看重團隊能力的。
接下一個很大的項目之后,負責任的導師會把項目劃分成一個個小單位,實行責任到人制,根據每個人的特長,把任務細分下去。
每隔一定時間,導師會聽取各小項目負責人的匯報,依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大方向,確保能順利做出數據,最后產出論文,項目順利結項。
可以說,凡是能夠進到實驗室的學生,資質都不會太差,就算是和傳說中的天才相比,也只可能是速度慢了一些,效率低了一些,但基本的悟性都是過關的,很少存在完全做不出來的情況。
基本上,做大的科研項目,講究的還是團隊間的配合好壞。
如果大家能一條心,力往一處使,做起事來是事半功倍的。
科學院團隊和ai團隊的人馬,自然都是人尖中的人尖,如果硬要分個高下的話,可能科學院的研究員們年齡更大,比他們多積累了一點項目經驗,但也僅此而已。
光憑這一點,沒理由讓他們在區區半個月的時間內,就趕上進度,還反超這么多。
除非有人將他們的核心思路,包括已經處理過的部分核心數據透了出去,不然,沒理由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此時,偌大的實驗室會客廳,只坐著沈騰、黃維、文微微、蘇博一、王笛爾、周舟五個人,寬敞到了有些冷清的地步。
沈騰還是第一次見到周舟。
這半個月來他已經聽說了太多這個高二學生的事跡,因此,盡管此時局勢不容樂觀,他還是動了點不該有的歪心思。
趁著蘇博一還在調試t里的數據,黃維起身去外邊兒接水了,沈騰左右看了看,悄悄伸過頭來,用氣音,低聲說“周舟同學”
周舟趕緊從帆布包里掏出自己負責部分的數據資料,遞過去“我做的數據都在這里,您過目。”
沈騰卻沒有接,而是繼續用氣音,低聲說“馬上高考了,你考慮清華,還是北大”
周舟“”
會客廳里的其余三位學生“”
作者有話要說周舟這是個問題
舒予期我醋我自己jg
傻兒子很快會感受到人設的限制
s劇情需要,成人高考的時間我往后推了,現實中是十月中旬,這里改到12月初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367776005瓶;蘇半城4瓶;倔強的蘿卜頭、海鷗1瓶;,,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