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朱校長的開明領導,鴿一一直是個挺潮的學校。
和畫風嚴謹到有些呆板的省實驗中學不同,鴿一有很多有意思的校際活動,光是社團就有近兩百個。
其中不乏馬球這種貴族氣很重聽起來很文藝的社團,校管弦樂團更是屢屢代表國家到海外比賽,幾乎就是國內普通中學樂團的最高水平。
所以就連舉辦個藝術節,鴿一都能玩出二十多種不同節目,畢業于鴿一的校友,更是有著許許多多共同回憶。
開學前的分班考,分班考后的刷題賽,規模隆重的藝術節嘉年華,熱鬧的跳蚤市場,各顯神通的社團招新宣講會,與伙伴們手挽手跨過狀元橋的別樣成人禮,高考前聲勢浩大的喊樓
而以后這長長的回憶清單里可能還要加上一項,為你的校園偶像激情打榜。
打榜這功能,是趁著去年國慶假,一群閑得慌的信息老師聯合幾個信息競賽組的學生弄出來的,已經在微信小程序上線了。
他們原本打算趁今年刷題賽大展神威,沒想到猴題庫的a那邊自帶了一個排名榜,搞得眾人只好暫避鋒芒。
眼看著辛辛苦苦弄出來的小程序都要被雪藏快一年了,一位今年六月份剛畢業的學長a沉不住氣了,于是提議,不如趁著這幾天省賽要出成績了,咱們蹭一波熱度,挑幾個競賽組的明星學生都弄上去,給大家玩玩試試水唄。
另一個學長b猶豫。
學長a說,鴿一小破校不比貴校,貴校有全國最好的資源最多的大佬還附贈adobe全家桶,但學弟學妹們沒見過世面,有這么好玩的東西他們一定會喜歡的您就放心吧,鄙人擔保這熱度一定杠杠的。
眼看著話題又要扯到歷史源遠流長的兩校矛盾上去了,學長b雖然依舊不贊同,但也只能暫時閉麥。
于是程序上線了。
很快,問題跟著來了。
學長a犯了一個很常見的錯誤,這錯誤剛好有個很高級的名字,叫幸存者偏差。
其實原理也很簡單。
學長a是搞競賽出身的,他周圍圈子里也大多是競賽上來的大佬,得獎無數,光環牛的一匹,各種全國邀請賽世界邀請賽大獎拿到手軟。
這些人對各種競賽的時間線進度線都了如指掌,從省賽到o,這樣的進階順序他們能倒背如流。
但問題就出在,不管鴿一有多牛,玩競賽的學生畢竟還是占少數的,只不過在a學長的朋友圈子里占了多數而已。
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壓根就不知道有省賽這個事兒,就算知道,他們也不關心省賽到底什么時候出成績。
nobodycares
這就直接導致了,省賽放榜能為程序帶來的流量,小的可憐,比芝麻粒兒還小。
早在國慶第一天,零點剛過的時候,這個小程序就很有儀式感地悄咪咪上線了。
為了讓評審機制更透明,避免撕逼,學長a還很貼心地寫了個爬蟲,把這次省數學競賽,鴿一全部參賽學生的名單都爬下來了,導入了程序里。
他一心在后臺等著看訪問數據,結果整整一天過去了,數據還停留在可憐的個位數,訪問名單上只有一個孤獨的名字測試員a。
“”
打榜小程序遭遇了寒冬。
上線一天后,開發小程序的小組成員群聊里,存在感很低的學長c罕見開麥
c:傻了傻了,應該就趁國慶藝術節上線,直接讓他們打榜最佳節目不就好了
b呵呵
c:藝術節這種東西全校參與,熱度保障,省賽這玩意感覺有點涼啊
b嗯嗯
c再不濟,就連開學的刷題賽都比現在好,雖然刷題賽人家a有官方榜單排名,但畢竟最終結果有懸念嘛,我們還是對飯圈操作太不熟了
b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