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思為什么能超越常理的走上來只有他清楚,因為張若溪在這彼岸之舟上,而張若溪算是他的本命,張若溪在。就代表他沒有下過船,所以他有恃無恐,他自然能輕松的上來
這一點別人不明白,就算是張若溪不在,上官姐妹也在,陰陽雙子也在他的體內凝聚了一個魂環,因此他無需擔心,所以他可以有恃無恐的跳下彼岸之舟去體驗通天河水。
當然之所以跳下去留著南宮若雪等人在船上,可不只有這么點目的。
“帝師,你真的想要和佛宗不死不休嗎你利用道書鎮壓佛宗弟子。真以為佛宗怕你不成”
被道書鎮壓,道靈圣僧和其他的兩個老和尚一起凝聚出來了一個古佛對抗
即便是有金剛不壞之身,他也無法抵擋這個道書的恐怖,因為道書傷人是用念力,比起來香火力還恐怖的念力,那對于肉身無敵的人來說,是天生的壓制。
念力傷人于無形,自古念力最是讓人恐懼,而道書,是天下讀書人念力的源泉,道書傳下千萬書,被書院和那些書生稱為圣書。
這書的存在,收集了無數風流人物的恐怖神念,其中不乏大帝之念,不乏書院無敵大儒之念
任何人在道書之下。除非你能強過所有的大帝,能抵擋所有的念,否則你必定在這道書下被鎮壓成渣
讀書人的洗腦,是改變觀念開始,而修士一旦放棄了自己的念,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書院憑借這一本道書縱橫無敵,讓無數人恐懼稱為禁忌之地。
古佛不斷的念經,只是經文不斷的被道書里的存在打斷,有大帝從書里呵斥:“道為何”,有不朽存在寫出了一個“殺”字,恐怖的的聲音和字,都是攻擊,讓古佛搖搖欲墜。
而孟超然和書院的幾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書院的圣人一個個的走出來問他們讀書的大道理。
“為何讀書”有人問孟超然。
孟超然:“為拯救蒼生而讀書。”
“讀何書”
“讀圣人書。”
“何為圣”
“至高無上為圣。”
“何為凡”
“碌碌無為就是凡。”
“圣人可否為凡”
“圣人之所以為圣,凡人之所以為凡,就因為階級分明,思想相隔,所以有區分,所以圣人不可為凡,凡人不可為圣。”
“謬論天下無圣人,只有圣人心,凡人有圣心,便是圣人,圣人有凡心,可為凡人,人非三六九等,所謂階級,不過是無聊人士的無聊事,你個逆徒,不學無術,思想敗壞何以讀書讀書為何”
那個圣人滔天大怒,拿著戒尺就是給孟超然一擊當頭棒喝
這樣恐怖的念力,讓孟超然怔在了原地。
天下無圣人,只有圣人心
凡人有圣人心,便是圣人
圣人有凡人心,可為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