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有14支太空艦隊,還有四個以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命名的“騎士團”,分別對應黃白黑棕四大人族,位列柏拉圖武將巔峰的便是四大騎士團的大團長。每位大團長名下有4萬名太空騎士,其中最精銳的1萬人被稱為“不死軍”,人數恒定不變,是柏拉圖的戰斗精英人群,當然也是蓋亞軍人最為懼怕的對象,他們是太空時代進行集團軍式合圍戰斗的主力。
白虎騎士團大團長得到了控制柏拉圖的巨大智能體“邏各斯”發出的指令,立即率領一支艦隊,空間跳躍2500光年,向蓋亞外交艦隊極速而來,欲截獲該秘密程序。
這支擔負秘密外交使命的蓋亞艦隊擁有最精尖的太空巡航速度,以至于體積龐大的“伐樓那”雖是柏拉圖最一流的旗艦,但帶領一支編制龐大的艦隊追趕一支很小的外交艦隊反而力有未逮。于是,白虎大團長親率1000架變形戰機瘋狂追擊。
此時,蓋亞人和柏拉圖人軍事發展呈現雙極化趨勢,一位蓋亞軍事觀察家戲稱為“客觀唯物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對決,這兩支人族連發展軍事的腦回路都是大相徑庭的。蓋亞的星際戰艦戰斗群其實是延續了老地球人的“航母戰斗群”的戰爭觀念,有36個編制極繁復龐大的星際戰艦戰斗群,其中主艦上起降大量各型號的太空戰機,配合各類艦艇的質子炮、等離子炮、光子炮和激光炮等殺傷性武器,形成猛烈火力覆蓋。當然各艦還有各類型的機載無人機,其軍銜等級也延續老的地球人體系。
而柏拉圖人則有趣得多,軍隊甚至取消了軍銜,只有軍階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柏拉圖的“騎士團,發展了老地球人的“裝甲集團軍”的戰法思想,這些超級戰機組成的集團軍可以進行星際長途巡航、星際跳躍和蟲孔穿越,行動極為迅猛,而蓋亞人的普通太空戰機必須在龐大的母艦上進行起降,而且無法長時間進行星際旅行,必須回母艦后,才能隨母艦一起星際穿越。
蓋亞人的母艦和其他太空戰艦體型和數量過于龐大,所以速度相對緩慢,但在大炮火力上有相當大的優勢。而柏拉圖變形戰機是人類現有在太空中巡航速度最快的飛行器,在能量充滿后,無論戰斗多么激烈,幾乎完全沒有彈藥短缺之虞,所以變形戰機是操縱靈活性和猛烈火力的完美平衡,號稱“柏拉圖軍工的明珠”。
簡而言之,對于對蓋亞人而言,戰爭是星辰大海,而對柏拉圖人而言,戰爭是縱橫的宇宙之原。
蓋亞準將的艦隊雖然數次用超大能量的時空跳躍以擺脫白虎騎士團的追擊,但毫無用處,1000架“白虎”變形戰機緊咬著不放,而且越來越近,如果被追上,以“白虎”騎士團的戰斗力,會把18艘護衛艦瞬間撕成碎片。正當貝尼尼準將急得滿頭大汗時,太空雷達顯示ngc2547基地是數百光年內,唯一的蓋亞太空基地。
當山本上校獲知貝尼尼準將的來意時,額角都滲出汗珠,他手底下幾千人駐軍,加上數年沒有升級的落后裝備,竟要保護準將手里天龍星人給予的秘密數據,迎戰柏拉圖的白虎騎士團大團長,山本雖然立即下令拉響戰斗警報,全體進入戰斗狀態,但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面對來勢洶洶的強敵,小基地的駐防艦隊在精銳的白虎騎士團面前幾乎是一觸即潰。在球形穹廬的基地指揮部內,貝尼尼準將在3d的戰場實況投射臺上專注地看戰場的虛擬影像,太空戰爭時代,有專門的飛球狀的戰場觀測儀,雙方都會在第一時間放出大量的空間掃描觀察球,這樣指揮部才能知道前線現狀,否則就是一團幾十億公里之外的混戰了。雙方的戰斗人員在激烈戰斗之余,也要盡量識別對方的觀察器,予以擊毀。當然,這種觀察器非常小,很難完全毀掉,雙方還會不斷補充。所以,雙方指揮部都能不間斷地實時監控戰場狀況。
貝尼尼準將看到自己的護衛艦在十分鐘內損失了兩艘,開始在圓環狀的戰場實況投射臺上心急如焚地繞了兩圈。他雖是一個準將,卻是軍隊外交人員,換而言之,他一點都不知道如何扭轉戰局。
“iefttheostiortantthgtoyou,easerotectit”我把最重要的東西留給你了
貝尼尼愣了一下又加了一句,“ifyout,youdestroyitodck”要是不行的話,就毀掉好了,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