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22世紀末的太空移民計劃,得益于當時突破了蟲孔穿越的物理限制,即原則上當任何能量大于零的穿越蟲孔時,蟲孔會立即坍塌。但是,當時的科學家突然在霍金輻射中發現了一種能量為負值的超光速粒子,通過向蟲孔大量投充這種物質,形成穿越保護層,這樣人類的太空飛船得以無限時空為大海,進行長途的星際旅程了。1
在500年后的當今,飛船星際旅行的方式已經多種多樣,除了最早的蟲孔穿越之外,還有高能時空穿越,其物理原則極為復雜,大致可以解釋為使用極為高能的的能量,使飛船突破“分子阻力”,使其與目的地的時空兼容完全一致,將其整體“拖拽”至目的地,這是最常見的時空飛躍方式。最后一種是在恒星邊緣特殊的能量場敲擊出人工“星門”,這是最難得,也是最節省能量的時空穿越方式。通常,一支艦隊得混合使用各種方式,才能抵達宇宙極遠的深處。
太空戰艦群極為龐大,小的編隊延綿數百公里,甚至大的艦隊有數千幾萬公里,但相對于無限時空不過滄海一粟。
對渺小人類的戰艦編隊而言,宇宙空間幾乎是空的,可以做直線穿越,但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時空扭曲和紊亂區域,還有天體能量異常區域能阻礙飛船突破“分子阻力”,或者起相反的作用,就如同古代地球紀年的大航海時代的洋流和風向對航行時間有著巨大的影響。
宇宙的黑暗無光,正預示著人類進行著比大航海時代更艱苦卓絕的星際旅程。
柏拉圖星到166有6200光年之遙,一支白虎騎士團的精銳艦隊在黑暗之中,飛速航行。
“我們在5分鐘后會抵達預定的d3495區。”一位年輕的導航員匯報道。
“這次我們占有先機,忒彌斯星系邊緣突發的時空亂流幫助了我們,使得時空跳躍縮短了50小時。”伊拉團長注視著旗艦中心巨大立體顯示屏上的各種影像。
白虎騎士團艦隊只花了18天到達166,這反而比距離更近的蓋亞艦隊通常的航行時間更短。
“一帆風順是勝利的預兆。”團長的一位作戰參謀樂觀地說道,“第七艦隊尼姆魯德在去程時就損失了3艘護衛艦,耽擱了數日。”
半年前,柏拉圖的第七艦隊“尼姆魯德”的一支分艦隊曾在半年前攻擊過166,但運氣不佳,旗艦首戰即受重創,以至于士氣受挫,久攻不下。
蓋亞最近的大型基地梅西耶在得到增援請求后,火速派遣一支艦隊前來救援,最后“尼姆魯德”的分艦隊在面臨兩面夾擊時,只能鎩羽而歸。
“不可掉以輕心。”伊拉依舊顯得很嚴肅,“開始進入戰斗程序。”
在巨大的旗艦“伐樓那”上,一片大戰前的平靜。
卡爾基睜開藍色的眼睛,從蛋形的睡眠床里起床,在每次戰斗前他都會在里面休息。
這種特殊的睡眠床能給戰士極高質量的密集補覺,仿佛在母體子宮里一樣的深度睡眠能讓戰斗人員精力充沛,幾千光年的星際航程,往往需要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時空穿越,會造成人體的極度疲倦感。
人類這種柔弱的種族并非為漫長的星際所設計,時空穿越會造成原子與原子間結構的瞬間改變,經歷者認為感覺類似于3d的人體被瞬間壓縮成2d形態,所以極度考驗人類身體。
所以,在宇宙戰爭的早期,雙方艦隊人員在漫長的時空旅行后,都有很高的死亡率。特殊的航程睡眠成為降低身心損耗的最佳方式,雙方軍隊都大量配備星際睡眠器,以保持最佳的體力狀態。
深度睡眠突然被切斷,戰斗模式開啟。
每次戰斗之前,大團長都會沐浴清潔,這是元教教義的要求,教徒需要保持身心潔凈,美麗和潔凈的人體是上天的恩寵,這恰恰跟原始基督教把人體看作骯臟和邪惡之物正相反。
旗艦“伐樓那”上的浴室是典型的艦載浴室,像上下透明膠囊一樣閉合,含特殊礦物質的凈水會從四面八方直沖淋浴者的身軀,在一分鐘之內就能徹底清潔并烘干身體。
隨后,這些細膩的噴水口會轉瞬噴出絲繭般的特殊材料,形成的戰斗服會直接包裹他赤裸的全身。
當卡爾基走出來之時,他肩頭披散著閃耀蓬松的金發,顯得神采奕奕,貼合身材的變形戰機戰斗服讓他肩寬腰細的體型更凸顯出來,卡爾基大團長逼人的英俊是任何人都能直觀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