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客知曉這一點,不過她可以同師父說,她倆不去了,讓師父自己去。
她滿腦子就是想著,不能讓她玉妃姐難過和尷尬呢。
蓮池未說話,低垂著眼,仿若未聞,不過表情和善慈悲,也不像是為難或者生氣的模樣。
盛玉妃聽了愣住了,她沒想到靜客主動說了這樣的話。
她頭一件事就是看了一眼蓮池住持,眼角眉梢有掩飾不去的擔憂。
她在擔心靜客因為說這樣的話惹蓮池住持生氣了。
蓮池雖然不言不動,但周遭的一切盡在眼下,纖毫必現。
人下意識的舉動是騙不了她的眼的。
靜客下意識僅僅因為盛玉妃可能同麒南見面會不高興就想要幫她避開。
盛玉妃下意識就怕靜客因為出言幫她而受到她蓮池的懲罰。
兩人第一時間都愿意為對方著想,此等情意,當真是真心換真心,赤忱的很。
這些日子,蓮池在一旁,冷眼旁觀著靜客同盛家人的相處。
心中,她卻越發的平靜怡然,她想她陪同靜客走一遭玄塵門是走對了,也放心了。
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了,她有她自己追尋的東西,再不是自小那個空洞洞,找不到生存意義的小靜客了。
靜客佛緣很深,對佛法有很深的領悟之力,乃是個天生佛子。
但,除了對蓮池還有些屬于人的情緒,她自小對什么都顯得極為冷漠。
這種冷漠,表現在任何方面。
似乎這個世界,她都是無感的。
對,就是無感,她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如一個旁觀者,根本融入不進去。
其他的師姐妹玩耍亦或者為了一塊漂亮的帕子爭搶之時,她已經能獨自打坐,心無旁礙了。
按說,這樣的孩子真正的四大皆空呢。
蓮池應該高興。
然而,蓮池卻不覺得。
她對于佛法有自己的見解,四大皆空也不是字面如此的簡單意思。
四大皆空,是在體悟世情之后的歷練通達。
絕不是對這個世界毫無眷戀的封閉。
花葉無聲,尚能感知春暖冬藏,更何況人。
佛家慈悲,渡人也渡己。
若是對世界都沒有正確的感知,何以渡人,又何以渡己
便是對佛法悟性極高又怎樣
就算將佛法倒背如流了,靜客這般模樣,依然是沒辦法成就真正的金身的。
佛家也有心魔劫,沒有這些歷練體悟,靜客如何才能順利過劫
其實,能否得道飛升,蓮池并不在意。
誰知道以后如何,佛家講究緣,有沒有仙緣和慧根誰也不得而知。
她擔心的是靜客這孩子走偏了路。
一個無情冷漠毫無悲憫之心卻精通佛法的貌美女子,最后會成為什么樣子又會遭遇什么
她其實一早就發現了靜客的不對勁,可任蓮池如何努力,她嘴上乖巧,實則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