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了,前世就有一種說法,叫做“感情深,一口悶”。
她也貫徹的很好,真要是她討厭的人,便是請她免費喝好酒,她也不會給面子的。
喝了酒,李玄風很高興,他掏出一個小小的儲物香囊給盛紅衣
“我女兒的信息在這儲物香囊里的玉簡之中,紅衣你有時間看看,她叫佩蘭,以前同你一樣,長得又好看,性子也好,我記得有一次”
他絮絮叨叨的開始說起了女兒曾經的趣事。
哪怕,關于女兒的細致信息玉簡上都有記載。
哪怕,他女兒的那些所謂趣事已經經歷了不知多少年光陰,他居然還記憶的如此清晰。
盛紅衣靜靜的聽著,她覺得這時候的李玄風是幸福的。
不管女兒還愿不愿意搭理他,但他自己樂意這么做。
不求回報,只求自己心安。
佛家之中,講究“自渡”。
渡人先渡己。
可有的人,他看起來卻似放縱自己在“苦海”之中反復的沉淪。
在絕大多數人,包括李玄風的部下們看來,給親生閨女換取了轉世之機,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吧。
或者現實一點說,縱有對不住對方之處,也算是還清了。
反復的記住,甚至再同對方產生聯系,徒增因果,毫無價值,更毫無意義。
然,今日盛紅衣卻覺得,她看懂了。
渡己先渡心。
心若不渡,自己都過不了自己心中的坎,那才叫真的痛苦吧。
李玄風就是在“渡心”呢。
盛紅衣若有所思,她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
結實這些個大佬,盛紅衣并未抱有什么目的。
畢竟,每一次相遇都是偶然的。
但,經歷多了,她也不得不承認,同大佬在一起,真的受益良多。
不僅是大佬豐富的典藏,許是指頭縫里漏一點,就夠盛紅衣驚嘆或者開拓眼界的。
但這其實不是最主要的,有時候,他們舉手投足間,隨意顯露的就是他們對人生的體悟和洞察。
也許,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他們隨便的一個舉動或者隨口一句點撥,就能讓盛紅衣這樣的小輩一生收益。
而盛紅衣這種本就融入到了周圍的環境之中,對周邊環境敏銳程度拉滿的人來說,只要她樂意,她甚至能沉浸到李玄風的情緒之中,真切感知到對方的每一個細微情緒的變化。
盛紅衣此時恰是如此。
她理解李玄風,同他產生了“共鳴”。
同一時候,李玄風也停了說話。
他站起身,抬眼看了一眼天色
“嗯雷劫將至枉死城有人要渡劫”
他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同盛紅衣說話,語氣之中思忖和疑惑并存。
他在盤算,枉死城究竟誰要渡劫
可,想了一圈,心中都覺得不像。
盛紅衣也跟著站起身,她沉默著,沒說話,可心里其實已經隱約有一種呼之欲出的預感,這劫雷不會是她的吧
自剛剛,她的靈臺就清明無比。
她暗自提了提氣,便覺全身經脈通達,靈氣奔騰洶涌。
比之平日里的常態,活躍了數倍。
這些,都是要進階的前兆。
她眼神一亮,還真是
果真是大佬帶了她一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