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新坑這件事上,楨姬老師的行動力是ax的,靈感采自幾個月前某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也就在外面喝個咖啡吃甜品的功夫,偵探少年x的第一個案子框架就搭得差不多了。
除了少數短篇偵探小說外,大部分偵探小說都秉承著一本書一個案件的節奏,而一本書的字數一般在十萬字以上,十萬字的篇幅長度內要介紹完一個案件所涉及的各個人物背景、事件發生情況、推理過程,以及最后的收尾,就注定了這一個案件不可能一路“平坦”地被偵破。
走歪了進岔路是正常的事。
但要怎么樣才能讓這走岔路的情節更吸引讀者往下看,而不是產生類似于“這家伙好菜啊這都會推理錯誤”的想法,就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底了。
不管是文字描述功底,還是設計情節的功底。
更不要說
小八扳了扳手指頭,亂步先生一個,死神小學生高中限定版一個,同樣精于推理小說的橫溝正史先生一個,還沒見過但是在書店看到過不少作品的愛倫坡先生一個一想到自己寫出來的推理作品竟然要出現在有這些人在的世界里,小八就非常有直接放棄的沖動。
但推理小說神馬的是愛好不管是讀還是寫想要這么放棄是不可能的,只是正面杠推理小說這個類別的話百分百被碾壓成渣,雖然她很崇拜橫溝正史先生也很喜歡愛倫坡先生的作品,更加樂意和亂步先生一起交流粗點心的口感心得,但這并不意味著她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這些大佬碾成渣渣。
所以小八打了個擦邊球。
調整描寫手法,改換故事背景,變動出場人物設定,將它的定位落在“輕小說”上,而不是嚴肅的推理小說上。
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在某所權貴與富豪子女遍地的私立高中念書成績平平甚至偶爾還有掛科危機,但一向可以在補考中平穩過線的主角過著平靜的高中生活,直到某一天,他的班上來了一個轉校生,一個金發的童顏美少女。
主角在一些細致的觀察里發現這個轉校生身上似乎有些秘密,他的直覺告訴他不能去探查,否則就會被卷進更深的迷霧中去,但奈何大宇宙的意志這種玩意是不會讓你成功逃避的,主角一個朋友家里是開的高新技術公司,對方對這位轉校生有些好感,于是挑了某個周末的時間邀請了包括主角和轉校生在內的一整個學習小組去他家公司參觀新技術發布會,結果主角就發現有商業間諜試圖偷竊朋友家公司的企業機密。
于是經過這樣那樣和校園文根本搭不上邊的商業間諜戰劇情之后,轉校生刷新了對主角的全部認知,幾乎是下意識自語一樣說竟然能輕易看破這樣的布置他到底是誰的時候,旁邊的主角朋友就非常上道地跟了一句“你知道x嗎”
“那個以神秘聞名、從來都沒有哪個媒體拍下他照片的名偵探x”金發美少女的轉校生驚異道。
“沒拍到照片這點是謠傳,其實是因為報社是我家控制的,賴人不喜歡被人打擾所以我就讓他們去堵截那些拍到了照片的媒體,畢竟對付狗仔最好用的還是狗仔只有狗仔才知道埋伏在哪里能拍到好照片。”另一個朋友笑著插嘴。
轉校生愣了愣,目光下意識地落在了懶散地打著呵欠連眼睛都半閉不閉一副提不起精神來的黑發少年身上。
這個人,就是x
第一個開幕劇情由此結束。
只看開端就是非常常見的校園輕小說開局,甚至頗有些宅向開展,但從商業間諜露面開始,其“內核”就從一般的宅向輕小說轉向了懸疑推理小說,用“兇手是誰”代替了大部分讀者心中“轉校生和主角會擦出什么火花呢”的鉤子,吸引讀者往下看。
當然為了兩手抓兩手硬,小八沒忘還安排了一條線用于繼續勾著另外一部分沖著美少女的女主角而來的讀者。
很多時候筆力和劇情安排不當的話極有可能導致既沒有抓住前者的推理小說愛好者群,也沒有抓住宅向輕小說讀者群,最后落得兩手空空,但如果將兩者的劇情和細節安排都把持在微妙的平衡上,就能夠讓兩邊的讀者都提起興趣一起看下去。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要
把開幕劇情重讀了一遍又做了一些細微調整和修改,小八開始弄第二個重點案件,也就是即將要貫穿這一本書十萬字的案件之前的“開胃”劇情也就三萬字左右,只是一個吸引人往下看的引子而已。
有什么人從旁邊走過,在對面落座,小八心有所感,抬起頭來,就看到諸伏景光正把背著的吉他盒子放在一邊,笑著問道“在做什么這么專心”
“一點小東西。”小八眨了眨眼睛,合上筆記本,塞回背包,“什么時候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