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唉云道友,此苦城之意,何解”沿著道路向著城門口方向前進,當見到城門口正面那一副讓人眼前一亮,又發人深思,震耳發聵的文字,雖然算必準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但還是停下了腳步,駐足而立,認真體會其中所蘊含之意。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云啟未催促算必準繼續前進,進入城池之中,也未特意解釋其中之意,只是將引用之詩句,全文頌讀。
“語出自圣唐王朝詩人張養浩的作品山坡羊潼關懷古,而與之相類似的感慨,有洛陽懷古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陳草庵山坡羊嘆世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驪山懷古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趙慶善長安懷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等等。
但在下更欣賞這一句,百姓是一國之本,是所有一切的源泉,各大種族的發展歷史,均存在類似于百姓這一個普普通通詞匯的各族族人有關。”
“也許在下所提到的這些名字以及名言警句,算道友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與之相類似的一句,在下相信,算道友必定聽說過,并且警記于心,圣唐王朝鄭國公魏征曾經對圣唐太宗陛下就此討論過,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此言語來自于荀子哀公篇,為孺家荀圣人講述孔圣人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宮之中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云啟不敢居功,對于城門口的那一副對聯,雖然說并非自己首創,但來自于前朝,也許此時此刻的讀書人可能不認識,沒有聽過,但本著莫裝逼,裝逼遭雷劈的原則,云啟進行解釋,也以對聯為引,進行引申。
云啟通過這段時間與算必準的相處,也了解了算必準的一些品性,古圣人也,應該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算命先生,是否為自己所熟悉的歷史人物,云啟暫時無法與任何一位此時期的名人相聯系,但明白,非常人,行非常事,只要對方不影響自己的任務,一切好說話,可以友好相處。
“云道友對于孺家經典語錄如此熟悉,出口便是名言,為孺家弟子吧,不知師從哪一位圣人”算必準見云啟竟然能夠對孺家經典著作如此熟悉,若有所悟。
“算道友,孺家可是我圣唐一族百家之一,并且還是自神漢王朝以來,我圣唐一族推崇備至的主流流派,可以說,即使是兵家,除了亂世之外,孺家可是圣唐第一流派,如此高貴的身份,在下這等小人物,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又如何能夠入孺家法眼,所以,在下之信仰,為當年被諸天萬界宗門所唾棄,被諸子百家所不恥的那一位,其所建立的新流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