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風都所管轄范圍之內的四座城池,相對于其它六座城池來說,對這方面的處理更加嚴格,因此,此城門通道,長度長了一些,高度高了一些,而這寬度,應該可以讓三四位力士并肩同行了。”云啟對于城門通道的設計,解釋道。
“云道友,這地上的線條,又有何意義”算必準活到如今的歲數,從沒有像如今這般,一個接著一個疑問,對著周圍的事物產生如此好奇之心。
“算道友,那是道路中心線,在我風都控制之下的四座城池,或者說是風都兩座城池,即此苦城和風都之中,屬于基本道路交通規則之一,是最基本道路交通的組成因素,而云都和審判之都,一般人員無法進入,可以忽略不計。”
“算道友,那條道路中心線,將整條道路分成兩半,進入城池,走我們現在的這邊,需要出城池,走另外一邊,互不相干,防止產生擁擠的行為,而因為一般的車輛與那力士一族相比較而言,略顯得渺小,因此兩邊各可以同時并行多輛馬車,對于交通通行有利。”
“算道友,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路,為行人專用通道,馬車是無法再此區域通行,否則,被判定為違規,將受到相應的懲罰,旁邊的那一條略低于我們這條人行通道的道路,一般為馬車專用,若行人不守規則,強行進入,一旦發生意外,也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算道友,看那里,由密集的線段所組成,規矩的排列其中,那是人行橫道,專為行人而服務,一般稱之為斑馬線,其目的,以算道友之聰明才智,應該看明白了,是為了從我們現在的道路右邊進城方向,轉為左邊的出城方向,從而實現行人與馬車道之間的糾紛。”
“算道友,如今的風都百姓,可能與道友一般,不明白這些陌生的道路交通規則,但經過城市工作人員的引導,以及時間的幫助下,他們將慢慢養成一個習慣,尤其是一些獎罰措施輔助之下,相信他們會對出行規則了解,并且遵守。”
“算道友,對于王孫貴族、商賈、修行者等,他們是否會遵循我們所定下的交通規則,在下無法向你保證,但對于這些百姓來說,他們會認真執行,若發現自己無法做到,剛開始可能會減少外出,但在慢慢熟悉之后,便會進行正常的出行,對他們的生活不會產生影響。”
“云道友,你們做出此種。交通。交通道路,是為了管理百姓而特意做出的規定”算必準微有些不喜,云啟的話語為真,腳下的道路,針對性太強了,對于百姓不利。
“算道友,若是道友有興趣,也在我風都之中做長期停留,必須了解風都的規則,否則,對道友在風都的生活各方面不利,交通規則只是其中的一項,影響的只是出行,比如說我們如今的靠右行走,過馬路穿過人行橫道,走斑馬線等等,此為行人的服務,而現在的我們,便是行人。
記住了,算道友,是行人,我不是少城主,道友也不是修行者,對于道友所說的情況,當道友了解相應規則之后,便明白風都所制定的交通規則,對于行人方面更有利。
而大部分百姓都是行人,他們一般坐不起那馬車,也沒有購買馬車的想法,因此,當風都的百姓出行人數過多之時,將會對如今腳下的道路,進行改造,以適應數量眾多的行人,如對馬車通道進行變窄處理,限制道路馬車數量等等,具體措施視具體情況而定。”
“算道友,既然此城為苦城,城中的所有規則,以百姓為主,而對于其它群體,如在下的身份是少城主,道友的身份的修行者,需要靠邊站,在與百姓不沖突的情況之下,做出相應的規則限制,所以,苦城,不適合你我那時的身份。”
云啟明白算必準的情況,風都有太多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對于如今的時代的人員來說,束縛太多,也太多違反了現有的社會規則,尤其是車讓人,一切以百姓為主,貴族、修行者等靠邊站的規定,將引起強烈的排斥,但云啟他們既然敢如此做,也從未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