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友,中間地帶為緩沖區域,以保證我們之間不出大問題,而一旦出現問題,如蠻族南下,若我風都領地無法阻擋,必發出信號,讓李火皇朝有所準備,或者一旦蠻族南下,我們兩大勢力合作,共同抗擊,而相關細節,以及暗號、信號等等,同樣需要未來進行協商,如何?”
“云道友,云族對于絲綢之路區域的最終控制區域,在哪里?”
“這里。這里。這里。將它們連成一線,達到進可攻,退可守,而一旦蠻族敢越過這一條線,我云族也不是好欺負,本少神靈都敢屠,北上滅幾個蠻族部落,讓他們也明白我圣唐一族百姓之艱辛,也不失為一種感同身受。”
“圣人言,來而不往非禮也,圣人亦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圣人教誨,不能不遵守,何況,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祖又曰我佛慈悲為懷,普渡眾生。”
“。。。”
“蠻族。可不好惹啊!尤其是進入人家的地盤,蠻族之地,一馬平川,最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而風都領地的士兵,似乎更適合山地戰法,草原的騎兵戰與山地戰法,可是完全不一樣,云道友,北上?談何容易啊!”
李嗣源已經給云啟面子了,傳聞風都領地有一座兵城,名為審判,但至今也未曾有勢力知曉其中的情況,對于其內的所謂軍隊,李嗣源對于其戰斗力持懷疑態度。
行軍打戰之事,可不是訓練,不可兒戲,審判之都的新兵蛋子,一旦上了戰場,不嚇尿逃跑,已經是李嗣源最好的評價了。
李火皇朝敢夸下海口,將絲綢之路上的關塞交給風都領地,正是明白這一點,一旦雙方交接完畢,那些關塞讓風都領地軍隊駐守,而一旦蠻族知曉守軍來自于風都領地,必定會南下,以風都領地的新兵蛋子之能,一旦遇上蠻族南下,要么求助,向李火皇朝求救,要么關塞拱手相讓,被蠻族所得,而北方蠻族守城方面是弱項,那些關塞很容易被李火皇朝所得,如此,一旦風都領地再次討要,交易的條件,需要重新制定了。
當初選擇將絲綢之路區域作為交易條件之時,一經提出,便得到了一致的認可,原因也在于風都領地從未發生過戰爭,并且云族為修行界一族,對于普通軍隊之事,所知能有多少?
一支綿羊帶領的軍隊,人數再多,也無法抵抗一頭老虎,何況蠻族是狼,群狼作戰的狼,敗亡不過是旦夕之間,這便是李火皇朝的底氣,也是他們在了解到風都領地對于絲綢之路區域有想法之后,敢動絲綢之路心思的自信。
“山人自有妙計,既然我風都領地敢打絲綢之路區域心思,自然有相應之能,戰爭啊!也就那樣了。”
云啟對于李嗣源的提醒,不在意,讓李嗣源搖頭的同時,心中一喜,如此輕視蠻族,對于自己的軍隊如此自信,當事實來臨之后,李火皇朝的下一步計劃,便可以執行了。
“云道友,本少的建議,是只守不攻,或者將蠻族引入山地之中,讓他們的軍團級別大軍無法形成騎兵優勢,從而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此為上策,而作戰區域,本少認為應該在這里。這里。這里。”
姬翼也看到了云啟的過度自信,風都領地從未對外出過兵,不管是來自于生魂一族,還是死域亡者,風都領地一直都是安安穩穩,如今情況之下,云啟竟然還敢出北上,對此,姬翼同樣不看好審判之都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