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蜀主聞王宗勛等潰敗,留判六軍諸衛事王宗弼率重兵守利州,自返成都,并截斷桔柏渡浮橋,以阻遏李火大軍。
三十日,李繼岌兵臨興州,蜀將宋光葆以領屬梓、綿、劍、龍、普5州降。
接著,武定節度使王承肇、山南節度使王宗威、階州刺史王承岳分別以其領地降。
惟雄節度使王承休與副使安重霸欲出秦州掩擊李火大軍,及抵茂州,隨行兵馬僅剩2000,且士卒饑疲,安重霸見大勢已去,亦以秦、隴二州降。
高季興乘勢率水軍溯江入蜀,攻施州,蜀峽路招討使張武用鐵鎖斷絕長江航路,高季興遣勇士乘舟斫鐵鎖,適值大風,舟掛鐵鎖,進退不得,遭前蜀兵以矢石齊攻,戰敗,高季興乘輕舟逃走。
不久,張武聞北路失敗,便以夔、忠、萬三州降于李火。
十一月,李火大軍晝夜兼行,徑趨利州,王宗弼聞風棄城西逃。李繼岌率大軍向劍、綿、漢州推進。
十五日,蜀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壽以遂、合、渝、瀘、昌5州降。
李紹琛抵綿州時,民房已被毀,綿江浮橋亦被拆斷,為速取前蜀,李紹琛乘蜀兵潰敗破膽之機,率乘馬浮江而渡,入鹿頭關,攻克漢州,直逼成都。
王衍剛開始對于李火的進攻,并不在意,繼續游山玩水,一心想著尋花問柳,直到聽李火大軍入境,嚇得六神無主,忙問屬下有何破敵之策。
這時,一位大臣安慰道:“皇帝您不要怕,我們有軍隊十萬,況且扼守險要,幾萬李火軍豈能對我們構成威脅?”
王衍才稍微安下心來,命王宗勛、王宗儼、王宗昱三位王爺領兵三萬迎李火大軍。
結果,三人被李火大軍一路追殺,潰不成軍。
王衍聞訊,啥也不想了,只顧玩命往成都逃;一些文武大臣見勢不妙,卷著金銀財寶,該跑的跑,該逃的逃。
王衍逃到成都城外時,見有文武大臣與嬪妃們出城拜迎,覺得安全了許多,便又心生尋歡作樂之意,竄到嬪妃中翩然人城。
王衍高高踞坐殿上,蹺著二郎腿問:“該怎么擊退強大的李火大軍啊?”
活命,就投降吧。”
李火大軍勢如破竹,一直殺到綿州,李存勖寫信勸王衍盡早投降。
王衍年紀輕輕,眼看大勢已去,為了保全性命,甚至還想著投降后能被封個一官半職,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他便選擇了放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