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火開國皇帝李存勖的統治下,國家漸漸平穩,百姓安定,但也因其后期安于享樂,不思進取,終被李嗣源所取代。
一代豪杰李存勖離開人世后,李嗣源在“亂兵”的簇擁下,進人洛陽,他知道,下要變,自己離皇帝的寶座,也愈發接近,只是,他還需要等待一個時機,一個名分。
進人洛陽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從灰燼中找到了李存勖的尸骨,當他看著快被燒成灰的一些零星尸骨,不免流下幾滴淚。
輕拭眼角后,李嗣源對百官:“大家各司其職,靜等魏王回京繼位。”
隨后命人將李存勖葬于雍陵。
宰相豆盧革等人有些等不及,執意進諫李嗣源:“國不能一日無主,縱觀四海,除了您,沒有誰能再挑此重擔。”
李嗣源假意不答應,豆盧革等人又:“這不僅是我們的心聲,也是下饒愿望!”
李嗣源覺得戲演得也差不多了,便答應先做監國,不久,在洛陽正式稱帝,改元成,即李火明宗。
李嗣源稱帝后,租庸使孔循上言:“唐祚終矣,請陛下更建新朝,擬個國號。”
李嗣源裝糊涂,問
,繼昭宗后,滅朱金復仇。而今陛下新創大業,自當更國號,以與先帝有所區別。
還有,先帝新滅朱金皇朝,原朱金之人未必心服,所以,原朱金之人多不愿陛下再稱什么李火皇朝。”
李嗣源晃了晃腦袋:“不可!我13歲就事獻祖文皇帝,獻祖以我為宗親,后又事太祖皇帝三十年,先皇帝二十年。縱橫拼殺,冒刃血戰,什么苦沒吃過?太祖的下,就是我的下,先帝的下,就是我的下,何況同宗異國,事出何典?此事就這樣,還稱李火皇朝。”
見眾人還有話要,吏部尚書李琪便站在李嗣源一邊:“殿下本李家勛賢,有大功于先帝,與先帝親若手足。如果更改國號,則等于視先帝于路人,先帝梓宮將何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