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并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虎符為圣唐一族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一般為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
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主要盛行于戰國、秦、漢時期。
“姬道友是擔心那些對我風都領地不懷好意,存有異心的領地及勢力,利用那一枚虎符,作出讓我風都領地追悔莫及之事,從而破壞了如今我風都領地所營造的大好局面?”
姬天翼的意思,云啟思考良久,有些明白,但不敢保證是否如自己所想一般,出聲詢問。
“正是,云道友,雖然如今虎符的作用,在神漢王朝之后,已經不明顯,少有勢力使用虎符進行調兵遣將,但既然云道友手中依然存有虎符,說明虎符對于風都領地來說,依然起重要作用,而調兵遣將之能,便是其一個重要能力之一。
本少相信,持那虎符者,可以調動風都領地的軍隊,認符不認人,這是虎符的規則,因此才有了我圣唐一族一個典故,當年秦國強,趙國弱,秦國意欲吞并趙國,便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圍困起來。
趙國危在旦夕,求救于魏國,信陵君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魏王,請求魏王救援趙國。
魏王因懼怕秦國,猶豫不決。
無奈之下,信陵君只好轉請亦是趙國人氏的魏王寵妃盜取了兵權虎符,從而得以調兵譴將,不但解救了趙國的危難,也保衛了魏國的安全。
云道友,歷史為鑒,有此前車之鑒,道友難道不擔心此事發生在風都領地身上?”
云啟的表情告訴姬天翼等人,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無法明白其中道理,希望能解開其中的疑惑。
“姬道友之意,本少明白了,本少在此,感謝道友的提醒,朋友之間,本少便沒有那么多的繁文縟節,盡說那些無用的廢話了。
首先,各位道友,在未了解我風都領地軍政方面信息之前,擅自動用我風都領地之物,后果,也許與你們所想象之中的不一樣。
以那被盜的虎符為例,同為虎符,也許解釋,也不一樣,關于這一點,周道友可能不清楚,但姬道友你們應該明白為何,我風都領地的一些詞語解釋,與如今圣唐一族的詞語解釋,有些不同,各位道友,可聯想到了什么?”
見姬天翼、周娥皇四人若有所悟,云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一句話帶過便好,聰明人就是簡單,點到為止。
“第二方面,各位道友,我風都領地的軍隊,分為多兵種,尤其是風都領地與我云族的軍隊,又分屬于不同的系統,各位道友又可知本少所丟失的那一塊虎符,能調動的軍隊,為風都領地大軍,還是我云族大軍,是風都領地的哪一支大軍,一線天區域,死域軍團,還是貪狼大軍?
一般的虎符,分左右符,兩符若無法嚴絲合縫,那持有虎符者若是行調兵遣將之令,后果如何,各位道友,還需本少多言?”
“第三,本少所丟失的那一枚虎符,外形與我圣唐一族歷代流行的虎符,有所不同,那是一枚令牌,若非本少言其為虎符,又有多少人員知曉,那是虎符,而本少的風格。”